一、12mhz晶振不起振?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二、12mhz晶振的振荡周期?
时钟周期就是时钟振荡周期=1/12M=0.083us机器周期=12*时钟周期=12/12M=1us
机器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 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就是 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一般由1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也是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而振荡周期=1秒/晶振频率,因此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秒/晶振频率
三、12mhz晶振的时钟频率?
晶振频率为12MHz时,时钟周期为(1/12)微秒,机械周期为1微秒。
四、深入了解12MHz晶振及其电容配置技巧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晶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12MHz晶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数据处理器和其他电子应用中。本文将深入探讨12MHz晶振的工作原理、其在电路中的重要性及合理配置电容的技巧。这将为需要设计或使用该频率晶振的工程师和开发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什么是12MHz晶振?
晶振,即晶体振荡器,是能够产生稳定频率的电子元件。它通过利用某种材料(如石英)在特定频率下的机械振动来实现。这种特性使得晶振能够用于提供系统时钟、保持时间和实现数据同步等功能。而12MHz晶振,则指的是其输出频率为12兆赫兹的晶振,它在数字电路中尤为普遍。
12MHz晶振的应用领域
12MHz晶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 通信设备:用于产生信号载波和时钟信号。
- 数码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等,提供系统同步与数据处理时钟。
- 微控制器:为微控制器提供运行时钟信号。
- 时钟电路:用于实时时钟(RTC)模块中,负责时间的准确计时。
12MHz晶振的工作原理
12MHz晶振的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晶体材料内部会产生机械变形,相应产生共振现象。当外界能量达到某一频率时,晶体会产生谐振,从而稳定输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选择合适的电容
在使用12MHz晶振时,选择合适的电容至关重要。电容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晶振的启动时间、频率稳定性和输出波形。以下是选择电容时需要考虑的几点:
- 电容值:通常在10pF到20pF之间。具体值取决于电路的工作条件和晶振的特性。
- 电容类型:建议选择温度系数较低的电容,以确保频率的稳定性。
- 布局:电容与晶振之间的连接尽量简短,避免长导线造成的信号干扰。
电容配置的重要性
合理配置电容对提高12MHz晶振的性能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点配置电容的重要性:
- 启动时间:不恰当的电容可能导致晶振无法正常启动。
- 频率稳定性:选择适合的电容能够提高频率的稳定性,适应不同温度及电压变化。
- 波形质量:合适的电容可以确保输出信号波形的高质量,减少噪声和失真。
故障排查与维护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12MHz晶振有时可能出现故障。以下是一些故障排查与维护的建议:
- 检查供电电压:确保晶振的供电电压在工作范围内。
- 测量输出波形:用示波器检查晶振的输出波形,观察是否存在失真。
- 检查电容与连接:确认电容连接良好,无虚焊或短路现象。
总结
12MHz晶振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子组件,在电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合理配置电容的技巧,将有助于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在选用和应用12MHz晶振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通过了解12MHz晶振的知识,您可以更好地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五、mhz晶振的用途?
晶振一般叫做晶体谐振器,是一种机电器件,是用电损耗很小的石英晶体经精密切割磨削并镀上电极焊上引线做成。这种晶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如果给他通电,它就会产生机械振荡;反之,如果给它机械力,又会产生电,这种特性叫机电效应。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振荡频率与他们的形状,材料,切割方向等密切相关。
康柏电子
根据晶振的不同使用要求及特点,晶振的分类方式有很多:
按制作材料——可分为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
按外形——可分为长方形晶振,圆形晶振,椭圆形晶振。
按封装形式——可分为玻璃真空密封型晶振,金属壳封装型晶振,陶瓷封装型及塑料壳封装型晶振。
按谐振频率精度——可分为高精度型晶振,中精度型晶振,普通型晶振。
按应用特性——可分为串联谐振型晶振,并联谐振型晶振。
按负载电容特性——可分为低负载电容型晶振,高负载电容型晶振。
六、为什么晶振频率是12MHZ?
根据电路用途需要,可以是其它频率
七、12mhz晶振每秒多少条指令?
【12mhz的晶振的指令周期】12M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1/12 us。指令周期则根据单片机的种类不同,指令的不同而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八、单片机12mhz晶振特性?
输出频率为12MHZ的方波,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VCC,一般3.3V
九、单片机12MHZ晶振电路电容多大电压多少伏?
晶振启震电容一般都是20pf,晶振两端电压一般2V左右,晶振启震后,两端电压有偏差的,如果没有启震电压基本一样。
十、单片机12MHZ晶振电路电容多大,电压多少伏?
晶振启震电容一般都是20pf,晶振两端电压一般2V左右,晶振启震后,两端电压有偏差的,如果没有启震电压基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