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电压不够怎么办?

一、隧道施工电压不够怎么办?

洞内一定距离安装增压器,顶部竖井地面放高压线电配电柜,动力线以竖井下。

二、隧道施工专用升压器如何调电压?

电力升压器

1、根据每个厂家操作调压方式不同

2、根据各自厂家每个规格又调压方式略有不同。

综合以上两点,建议如下

1、看配套的厂家操作说明书

2、如果说明书丢失,找仪器厂家客服:要操作说明书扫描件

3、最稳妥的方式是:出钱让厂家到现场培训指导操作。公司内部做好信息记录:笔记,视频记录等等。

三、隧道施工的特点?

隧道工程的特点

1、整个工程埋于地下,因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2、公路隧道是一个形状扁平的建筑物;

3、地下施工环境较差;

4、施工工地一般都位于偏远的深山峡谷之中;

5、公路隧道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就难以更改;

6、施工可以不受或少受昼夜更替。

四、隧道的施工工序?

隧道的施工工序:

1.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深入细致地作施工调查,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备足有关机具及材料,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应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时,应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和经济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

3.在隧道开挖方式选择上,无论是采用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法,应视地质、环境、安全等条件来确定。如用钻爆法施工时,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既能使开挖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又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

4.隧道通过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岩体、浅埋软岩和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为保证洞体稳定可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表预加固地层和围岩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5.为了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以及确定施工工序,保证施工安全,应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充分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对软岩浅埋隧道须进行地表下沉观测,这对及时预报洞体稳定状态,修正施工方案都十分重要。

6.穿过未胶结松散地层和严寒地区的冻胀地层等,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外,均可采用锚喷支护施工。爆破后如开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及时喷射混凝土护面。如围岩自稳性很差,开挖难以成形,可沿设计开挖轮廓线预打设超前锚杆。锚喷支护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早装设钢架支撑加强支护。  

7.当采用构件支撑作临时支护时,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膨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底梁。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应采用先护后挖,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撑。支撑作业应迅速、及时,以充分发挥构件支撑的作用。

8.围岩压力过大,支撑受力下沉侵入衬砌设计断面,必须挑顶(即将隧道顶部提高)时,其处理方法是: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当扩挖后发现顶部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俟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

扩展资料

隧道分类:

1、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2、按照隧道的长度: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公路隧道规定:L≤500m)、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L≤3000m;公路隧道规定:500<L≤1000m)、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3000<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1000<L≤3000m)和特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L>3000m)(根据JTGT D70-201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规定)。

3、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隧道的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

4、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5、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6、按照隧道的用途: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

五、隧道施工顺序?

隧道工程遵循“新奥法”原理,按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洞口防排水系统施工→洞口段施工→洞身开挖及支护→监控量测→二次衬砌→水沟工程→洞内路面这一施工顺序进行组织施工。

其关键在于实现光面效果,采用喷锚支护手段,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自承能力,利用先进的量测手段,预测支护的有效程度及围岩的稳定性,同时为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另外,为防止路面被污染,路面工程安排在最后施工。

六、隧道施工包工?

隧道施工工序: 1、首先要有测量等技术人员,会测量这么样。

2、洞口防水沟的施工,洞口开挖、边坡防护,超前支护。3、洞身开挖。4、初期支护,喷浆、打锚杆、挂网、钢拱架支护。5、二期支护。6、辅助工程。所需设备:测量仪器、挖机、装载机、自卸车、空压机、风钻、通风机、水泥伴和机、喷浆机、模板台车、水泥泵车等。资质要看甲方单位要求而定。一般来说先交工程款的10%为压金,但设备进场后预付你10%的开工费。一个月后按工程量结算,并分期扣回开工费。隧道工程因为工程繁锁,风险大,投资大。而成为高回报的工程。必须聘请有经验的施工员和施工专业队伍才能完成。专业性很强,利润也很高。

七、铁路隧道的施工规范?

2、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帖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超前管棚、锚杆、小管棚等)支护围岩,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

3、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

4、明洞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

5、使用机械回填应待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由人工夯实填至拱顶以上1.0m后)方可进行。

6、岩石隧道的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施工中应提高(钻眼效率和爆破效果),降低工料消耗。

7、全断面法适用于(Ⅵ~Ⅳ)类围岩。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其深度可取(3~3.5m)。

8、台阶法适用于(Ⅳ~Ⅱ)类较软或(节理发育)的围岩;台阶分部开挖法适用于(Ⅲ~Ⅱ)类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地段)。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不应过长,以(0.5~1.0m)为宜;导坑法适用于(Ⅲ~Ⅱ)类夏围岩。

9、Ⅰ类围岩必须按(辅助施工方法的要求进行处理后)后方可开挖。

10、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内不大于0.1㎡)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5cm)。拱、墙脚以上(1m)严禁欠挖。

11、当采用构件支撑时,如围岩压力较大,支撑可能沉落或局部支撑难于拆除时,应(适当加大开挖断面),(预留支撑沉落量保证衬砌设计厚度)。预留支撑沉落量应根据(根据围岩性质和围岩压力),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结果进行调整。

12、爆破开挖一次进尺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开挖软弱围岩时,应控制在(1~2m之内);开挖坚硬完整的围岩时,应根据(周边炮眼的外插角及允许超挖量)确定。

13、硬岩隧道全断面开挖,眼深为3~3.5m的深眼爆破时,单位体积岩石的耗药量可取(3~3.5mkg/m3);采用半断面或台阶法开挖,眼深为1.0~3.0m的浅眼爆破时,单位耗药量可取(0.4~0.8mkg/m3)。

14、水泥砂浆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mm);其它型式锚杆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15、喷射混凝土应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一般为(5%~7%),使用前应(过筛)。

16、冬季施工时,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混合料应提前运进洞内。

17、采用钢架喷射混凝土时,格栅钢架的主筋材料应采用(Ⅱ级钢筋或Ⅰ级钢筋),直径(不小于22mm),联系钢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8、构件支护构架的架设间距,宜取(80~120cm),松软破碎地段可(适当加密)。

19、拱(墙)架的间距应根据(衬砌地段的围岩情况、)、(隧道宽度)、(衬砌厚度及模板长度)确定,一般可取(1m),最大不应超过(1.5m

八、隧道斜井施工和正常隧道区别?

隧道斜井施工和正常隧道施工的区别:

1、斜井隧道一般不施做二衬及防水板构造、正常隧道需要在初支护稳定后进行防水板及二衬施工;

2、斜井隧道主要为了增加工作面,便于出渣和排水,是正常隧道施工的辅助性措施,一般先行或同步施工。

3、斜井隧道断面小于正常隧道断面。

九、隧道施工实例讲解?

隧道施工就是用新奥法施工,边开挖边支护。先钻孔后灌浆!遇到地址特别差的进行格栅拱架支护喷锚。

十、山体隧道施工过程?

山体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首先,需要对山体进行地质勘探,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长度。然后,施工人员会进行爆破作业,将山体开挖出足够的空间。

接下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挖掘和清理工作,确保隧道的平整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山体的稳定性,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和安装支撑钢架。

最后,进行通风、照明和排水等配套工程,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总之,山体隧道施工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可靠。

上一篇:下一篇:变频器不接负载仍会有输出电压吗? - 变频器工作原理及其影响解析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