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计算线路中的最大短路电流?
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电流要大于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是线路上的高压保护电路,家庭或工厂的漏电断路器,不用算短路电流,按额定电流的1.5左右选择即可。最大短路电流,就是在保护范围内,线路电压除以线路最小阻抗的电流。
二、最大短路电流公式?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起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
In =1.05Un /√3 /Z∑=1.05Uφ/√R2∑+X2∑
式中 Un、U/φ——网络标称电压(线电压、相电压),V。
Z∑、R2∑、X2∑——计算电路总阻抗、总电阻、总电抗,主要为系统、变压器、母线、及线路阻抗,mΩ。
三、电力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三相最大短路电流整定计算的但是灵敏度要求不合乎要求怎么办?
电力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措施,用于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短路故障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装置的整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短路电流值、线路材料等。如果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整定值在实际使用中灵敏度不够,需要考虑以下措施:
1. 检查电力线路故障类型,短路故障会产生瞬时高电流,如果是接地故障,瞬时电流可能相对较小,需要对保护电流等级进行调整,以提高保护灵敏度。
2. 考虑使用其他保护方案,如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功率保护等,这些保护方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电力线路故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查看装置设置,确认使能开关是否正常,保护电流的整定值是否正确,保护装置的现场端子连接是否正确等可能导致保护灵敏度不足的因素。
4. 对电力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拆除松动或腐蚀的接线端子、更换老化的电缆、修复受损的绝缘等,以保证线路正常运行并避免无故障电流误操作保护。
总的来说,提高电力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实际情况和各种保护措施的优缺点,细心检查和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四、电缆末端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低压系统的电缆末端短路电流计算,应计入短路电路各元件的有效电阻,但短路点的电弧电阻、导线连接点、开关设备和电器的接触电阻可忽略不计。低压短路电流的计算宜采用有名值。
当不掌握电源参数时,可以根据回路首端已知的短路电流,计算回路末端的短路电流。
根据上面公式可得Ik=144.34×2000/1000/6=48.14kA。
五、什么是最大短路电流和最小短路电流?
这个是为了校验保护动作的灵敏度 在电力设备中,通常都要做最大校验,和最小校验 凡是最大校验都是能力和容量,也就是吃得消不 凡是最小校验都是够灵敏不,也就是感觉的到不 比如断路器都有最大曲线和最小曲线,也就是偏差范围,最大曲线时能抗的住,但这时如果短路电流不够大,导致跳闸时间变长,那后面跟着的娇贵设备可就吃不消了。
六、为什么计算最大短路电流和最小短路电流?
通常,三相短路电流最大,当短路点发生在发电机附近时,两相短路电流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当短路点靠近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时,单相短路电流也有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建议看下《工业与明勇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章,专门讲短路电流计算的。
七、最大短路有效电流公式?
短路电流的计算
若6kV电压等级,则短路电流(单位kA,以下同)等于9.2除总电抗X*∑(短路点前的,以下同); 若10kV电压等级,则等于5.5除总电抗X*∑; 若35kV电压等级,则等于1.6除总电抗X*∑; 若110kV电压等级,则等于0.5除总电抗X*∑; 若0.4kV电压等级,则等于150除总电抗X*∑。
计算依据的公式是: Id=Ijz/ X*∑ (6)
式中Ijz: 表示基准容量为100MVA时基准电流(kA),6kV取9.2kA,10kV取5.5kA,35kV取1.6kA,110kV取0.5kA,0.4kV则取150kA。
八、什么是最大短路电流?
答:最大短路电流则是在设备承受极限电流之后,在迅速断开之前,所承受的电流不会对设备造成破坏性损坏的最大瞬间承受电流,这个是为了校验保护动作的灵敏度
在电力设备中,通常都要做最大校验,和最小校验
凡是最大校验都是能力和容量,也就是吃得消不
凡是最小校验都是够灵敏不,也就是感觉的到不
比如断路器都有最大曲线和最小曲线,也就是偏差范围,最大曲线时能抗的住,但这时如果短路电流不够大,导致跳闸时间变长,那后面跟着的娇贵设备可就吃不消了。
九、最大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短路电流=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
十、一般10kV配电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为多少?
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定性分析。
在导线末端发生短路时,短路点电阻很小。相对起负载来说,短路点电阻不会超过负载电阻的1/16。对于低压配电网,线路电阻大约为短路电阻1/25~1/50左右。无限大容量配电网的线路电阻小于短路电阻的1/50。
设线路电阻为r,负载电阻为R,短路电阻为Rk,电源电压为E。我们来求短路前后的路端电压。
先看短路前,路端电压为: ,式1。
这是因为,线路电阻相比负载电阻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负载侧的电压几乎就等于电源电压。
当发生短路后,设短路电阻与负载电阻的并联电阻为Rf,于是有:
我们看到并联后的电阻约等于短路电阻的0.9412倍。这说明,当电缆末端发生短路时,可以不必考虑负载电阻的存在。
现在,我们来看题主的问题说明,如下:
单相照明回路,假如线路长200m, 发生L和N短路时,短路电流计算要考虑所有的L和N电阻吗?前端的保护断路器可能不会跳,该如何考虑?
从题主的说明看,L和N的电阻有点两可,既可能是线路电阻也可能是负载电阻。由前面的说明,我们已经知道不必考虑负载电阻,这样问题就明确多了。
题主的问题解答和系统的短路容量相关,和导线的线径、长度都有关。
具体计算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中给出了具体方法和表达式。为了简化计算,我给出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流行于欧洲的K1000系数法。
在我写的书《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三版4.3.2节”馈电回路的短路电流计算“中,有如下说明:
我们设照明回路直接从一级配电系统引出,电力变压器的容量是630kVA,电缆线径16平方,长度200米。我们来计算电缆末端的短路电流。
首先计算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如下:
我们看下表,表中的电缆长度用220米:
我们看到,16平方电缆终端的短路电流是0.9kA。
题主提出的问题是:前端的保护断路器可能不会跳,该如何考虑?
答案是:很简单,在电缆末端再配一个微断即可,它与上级的断路器构成选择性。
电缆始端和终端的上、下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可以选择相同,但上级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可选15kA,下级可选6kA(断路器极限短路分断能力的最小值);上级断路器的短路保护动作值比下级断路器的短路保护动作值大1.5倍,时间长70毫秒,我们就能实现完全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