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电流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是否有公式?
磁感应强度=匝数*电流/(磁阻*截面积) B=kI*I/(r*r) r=L
二、电流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B,导线长度L、运动速度v,以及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增大磁感应强度B,增大切割磁感线的导线的长度L,提高切割速度v和尽可能垂直切割磁感线(θ=90°),均可增大感应电流。应该说是磁感应强度变大,感应电流变大。
原因是感应电动势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成正比,对于相同频率的信号,磁感应强度越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也就越大,感应电动势也就越高,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也就越大。
若将感应电流改为电流,那么电流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是因为:
磁场强度H正比于电流,而介质磁导率不变的情况下,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成正比,也就是说,磁感应强度与电流成正比。
三、电流与电荷的关系公式?
电荷与电流的关系公式:i=nqsv
i代表电流,n代表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量,q代表电荷量,s代表导体横街面积,v代表速度
补充:用i=q/t,应该还有个半径r,t=2πr/v,i=qv/2πr
电流强度的计算公式:I=Q/t得,Q=I*t .假设单位时间内电流流过的导线长度为b,此导线截面积为s,根据定义我们都应该知道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电子电荷为e,则I=Q/T=(nes)/t=[ne(s*b)]/t=(nes)*b/t=nesv。
电流强度的计算公式:I=Q/t得,Q=I*t .
假设单位时间内电流流过的导线长度为b,此导线截面积为s,根据定义我们都应该知道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电子电荷为e,则I=Q/T=(nes)/t=[ne(s*b)]/t=(nes)*b/t=nesv,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可以写为:I=qnsv即q=I/nsv,其中I是电流强度,n是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而q就是指单位电荷了,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v是电荷运动的速度。
四、电流与电子的关系公式?
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I=q/t所以说,单位时间内定向移动的电荷数越多,电流应该越大但这么说也需要限制,电流的微观公式是I=nesv,(n表示电荷的密集程度,e表示电子电量,s是导线横截面积,v是电子移动速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才可以这么说 看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限制其他条件!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五、电流与周期的关系公式?
我们把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叫做交流电的周期。通常 用T表示,单位是s。 电流和t的关系:I=Q/T
六、电荷与电流的关系公式?
i=nqsvi代表电流,n代表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量,q代表电荷量,s代表导体横街面积,v代表速度
七、转速与电流的关系公式?
答:转速与电流的关系公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数”是指定子磁场磁极的个数。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形成定子磁场的不同极数。
选择电动机的极数是由负荷需要的转速来确定的,电动机的极数直接影响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转速=60x电动机频率/电动机极对数。电动机的电流只跟电动机的电压、功率有关系。
八、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公式?
在电磁感应中,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由式u=L▽i/▽t决定电动势用u表示,电流为i,电感为L。
九、电流与电流的关系?
串联电路:
I总=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U总=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的总和)
R总=R1+R2+......+Rn
U1:U2=R1:R2(串联正比分压)
并联电路:
I总=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U总=U1=U2 (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1/R总=1/R1+1/R2
I1:I2=R2:R1 (并联反比分流)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即1/R总=1/R1+1/R2+……+1/Rn
即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但并联越多总电阻越小
十、磁通量、磁感应强度、电流关系?
磁通量用字母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磁感应强度为B(区别于磁场强度H,该量指的是磁场源的强弱),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乘以磁路有效截面,也就是Φ=B*S,通过线圈的电流I和线圈的匝数N的乘积为磁势F(可以类比为电路中的电势),也叫安匝数,这里又涉及到磁路中的欧姆定律,Φ=F/Rm,磁通量类比为电路中的电流,还有一个磁阻的概念,类比于电路中的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