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什么比?

一、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什么比?

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因为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表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阻为定值时电阻不会对电流和电压的比例关系产生影响。此外,还有一个公式I=V/R,可以用来计算电阻为定值时电流和电压的比例关系。如果电流增大,电压也会随之增大;反之,如果电流减小,电压也会随之减小。因此,当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二、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正比吗?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欧姆定律:I=U/R。在电路中,有电压存在,两点间的电位不相等,才会有电流的流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电流和电阻的概念非常重要,有电流流过电阻,就会做功,产生热量,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电热器。

三、绝缘电阻,耐过电压,泄露电流?

题主的问题很简练,但内涵还是有的。

在阐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相关资料。

第一,关于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GB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中的一段定义,如下:

注意这里在绝缘特性条目下定义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指的是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金属外壳)之间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与空气介质(或者其它介质)的击穿特性有关。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著名的巴申曲线,是巴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来的。

巴申曲线的横坐标是电气间隙d与气压p的乘积,纵坐标就是击穿电压。我们看到,曲线有最小值存在。对于空气介质来说,我们发现它的击穿电压最小值大约在0.4kV,而pd值大约在0.4左右。

如果固定大气压强,则我们可以推得击穿电压与电气间隙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1:

我们看到,如果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是2.5kV,则最小电气间隙是1.5毫米。

(2)爬电距离

所谓爬电距离,是指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之间,沿着绝缘材料的表面伸展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与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有关,与绝缘材料的表面污染等级也有关。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2:

注意看,若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是400V,并且污染等级为III,则爬电距离最小值为5毫米。

第二,关于泄露电流

我们来看下图:

上图的左侧我们看到了由导体、绝缘体和金属骨架接地体(或者外壳)构成的系统,并注意到泄露电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电容电流Ic,第二部分是表面漏电流Ir。表面漏电流是阻性的,而电容电流是容性的,因此它与超前表面漏电流90度。于是,所谓的泄露电流Ia自然就是两者的矢量和了。

注意到两者夹角的正切值被称为介质损耗因数,见上图的右侧,我们能看到电容电流与表面漏电流的关系。

介质损耗因数反映了绝缘介质能量损耗的大小,以及绝缘材料的特性。最重要的是:介质损耗因数与材料的尺寸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常常采用介质损耗因数来衡量绝缘介质的品质。

可见,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兆欧表的显示值来判断绝缘性能的好坏。

那么绝缘材料的击穿与什么有关?第一是材料的电击穿,第二是材料的气泡击穿。

简单解释材料的气泡击穿:如果绝缘材料内部有气泡,而气泡的击穿电压低于固体材料的击穿电压,因此在绝缘材料的内部会出现局部放电。局部放电的结果会使得绝缘材料从内部发生破坏,并最终被击穿失效。

第三,关于过电压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其一是来自电源的过电压,其二是线路中的感性负荷在切换时产生的过电压,其三是雷击过电压。

对于电器来说,它的额定绝缘电压就是最高使用电压,若在使用中超过额定绝缘电压,就有可能使得电器损坏。

===============

有了上述这些预备知识,我们就可以讨论题主的问题了。

题主的关注点是在家用电器上。

关于国家标准中对家用电器的专业名词解释,可参阅GB/T 2900-29《电工术语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不管是配电电器抑或是家用电器,它们在设计出来上市前,都必须通过型式试验的认证,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因此,型式试验可以说是电器参数权威测试。

不过,要论述这些试验,显然不是这个帖子所能够表达的,这需要几本书。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配电电器型式试验中有关耐压测试和绝缘能力测试的具体要求吧。具体见GB 7251.1-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1)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这两个参数的具体要求如下:

2)对于过电压的要求

其实,电器中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电器的温升密切相关。因此在标准中,对温升也提出了要求:

这个帖子到这里应当结束了。

虽然我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但从描述中可以看到,题主的问题答案并不简单。建议题主去看专门书籍,会彻底明了其中的道理,以及测试所用的电路图、测试要求和规范。

四、初中物理电学:电流、电压、电阻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电学:电流、电压、电阻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中的基本电学量,并且理解其在各种电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中,首先会学习电流的概念和特点。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学生在课堂上会学习电流的产生、流动方向以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其次,学生将会学习电压的概念和特点。电压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学生将会了解电压的产生原因、测量方法以及不同电压之间的关系。

另外,学生还会学习电阻的概念和特点。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学生将会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大小的测量方法以及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除了以上基本概念,初中物理电学还涉及电路基本原理、用电安全常识、电器的正确使用等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安全地使用电器,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电学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初中物理电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中的电学现象,同时也为以后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初中物理电学有所帮助。

五、为什么当电流一定时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根据U=IR、当电流不变时、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也就是电压会随电阻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电阻变大电压就也变大了。

0

电阻变大时,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变大

0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会因为电流的升高,导致温度升高,从而电阻变小,温度越高变化越大。 普通物理不考虑这点。一般认为是不变的

六、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什么比?

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

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七、初中电学: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磁现象以及电的运动规律。在初中阶段,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基本概念。

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量,单位为安培(A)。电流的大小由电荷的数量和流动的速度决定。通过电路的导线,正电荷将沿电流方向流动,而负电荷则沿相反方向流动。

电压(或电势差)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由高电位向低电位流动时所获得的能量变化。它是电流产生的动力来源,用伏特(V)作为单位。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压差,使电荷得以流动。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它是指在单位电压作用下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例,单位为欧姆(Ω)。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几何形状,以及其电阻率。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应用

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解释和分析各种电路现象和应用。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电压在电阻上分配。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电阻的电压增加,其他电阻的电压必须相应减小。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在分支电路间分配。

电路中的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电流 = 电压 / 电阻。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电压增加或电阻减小时,电流也会增加。

除了基础电路中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密切相关。了解电学基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设备。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够更加了解初中电学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原理。

八、电工理论: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解析

电流与电压

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电路中的诸多重要概念,其中电流与电压是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两个概念。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安培(A)。而电压则是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促使电荷流动,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伏特(V)。

电阻与电导

除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与电导也是电工理论中重要的概念。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欧姆(Ω)。与电阻相对应的是电导,即导体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符号G表示,单位西门子(S)。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在电工理论中,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两条重要的电路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恒温条件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而基尔霍夫定律分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用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分布。

交流电与直流电

除了基本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还涉及到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而直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电流。

结语

电工理论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对于电路设计、故障排除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电导、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维护电路系统。

感谢您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对您理解和应用电工理论有所帮助。

九、电阻一定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电阻制成后理论上它的阻值是不变的。

它在电路中的功率根据功式及欧姆定律可知,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可以看出电流増大功率増大,但是非线性的。

十、为什么不能研究电流一定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电流一定时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欧姆定律的不同分析角度。都可以探究。

1、我们用的同类电器都有相同的额定电压,但功率各不相同,就是因为电阻不同而电流不同。

2、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电压越高,当然,这个电压是电源加到电阻上的,而不是电阻产生的。比如220V灯泡接到24V上不发光,就是因为达不到一定的电流,这说明,灯泡电阻不变,要产生一定的电流必须要有一定的电压。

上一篇:下一篇:连接电表的电流互感器的线被烧掉,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