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 isolation resistance ),两个应当绝缘的物体之间的电阻,单位一般都是兆欧。与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能有关。

耐受电压 ( withstand voltage),泄漏电流( leakage current),这两个是评估绝缘性能的同一个目的但不同测量方式。耐受电压就是上一段中所提到的

指定电压,

施加高压后要么评估绝缘电阻大于多少就是合格。要么评估泄露电流小于多少就是合格。

耐受电压在某些标准中也称为测试电压( test voltage),常用额定电压乘以倍数加1000v/2000v来计算得到。

以上都是常规测试,以下是附送的。

过电压或冲击电压(over voltage或者impulse voltage),是来自系统本身,电网浪涌或外部电流如闪电。与耐电压类似,但目的不同。过电压的目的是为了

计算

避免空气击穿的安全距离。

所以与耐电压不一样,过电压是不会应用在测试中的。

所以没有耐过电压的说法

。一个小建议就是尽量用英文名词。

电气间隙具体的计算方法看标准吧,IEC是60664-1,国标基本是翻译。

经过计算,再加权海拔系数,最后会得到一个数值,就是电气间隙( clearance 或者air distance)。其值与电器应用类型(比如直连电网或不直连),污染等级,电场性质,材料绝缘组别,海拔都有关系。

除了要考虑空气间隙之外,还要考虑爬电距离( creeping distance)。

电气间隙是为了避免空气击穿,其产生的现象是电弧,是空气电离产生的导通回路,是一次性的。特殊情况如果处理得当不对镀层产生破坏是可以考虑再次使用的。比如家用插头插拔出火花,一般还是可以再用的。

所以为了设计电气间隙,要么拉开距离,要么中间加绝缘材料做挡墙(比如在象棋中,用象挡住面对面的王),注意细小缝隙仍算通路。

而爬电距离是为了避免绝缘材料长期使用中产生表面电痕化,其现象是在两导体与绝缘材料接触点的位置出发的树突状痕迹,其形成导通回路。绝缘材料一旦产生电痕化则不可逆地降低性能。

爬电距离与绝缘材料抗电痕化指数,额定电压,污染等级有关。与海拔无关哦。

所以为了设计爬电距离,就是增加电的爬行距离,加挡墙或挖槽,注意有最小槽宽要求。或者直接用不会电痕化的材料比如陶瓷。

有时间再配图。

上一篇:下一篇:电压和电流怎么换算?
下一篇:上一篇:音箱有电流声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