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日常使用真实体验?

一、5g日常使用真实体验?

体验感觉还行,有以下几点,5G信号穿透力非常弱,所以你在家里是无法获取满格的5G信号的。5G信号很难覆盖,很有可能你走着走着就没信号了。5G手机与4G手机视频聊天的时候依然是4G的速度。

第5G手机控制4G设备经常会不兼容,导致卡顿,而且速度有时候还不如4G网络控制的快。

二、办公日常使用苹果iMac是种什么体验?

体验就是:舒爽


以下为原答案:我本人到目前为止用过两台iMac,一个21.5寸,一个27寸,它们俩的主要任务都是:剪辑、修图、制图、编辑文本。

第一台iMac 21.5寸 2013末款

我先从21.5寸说起,这台21.5寸的iMac是公司于2021年1月引渡的,2013年末产。

如果只是应用于文本编辑、查看网页、看视频,这台早已淘汰的老古董,可以说领跑Windows电脑几个档次。网速快,编辑文本,轻度剪辑,这四个方面非常轻松。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剪辑视频方面,21.5寸的iMac体验感很差,尤其是老款的,具体为什么,后面讲。

桌面截图,我只能说,跟MacBook一对比起来,大屏幕就是舒服,即便它只是个21.5寸的弟弟

你要问什么体验,我认为至少得从系统、流畅度、软件使用适应率、黑心广告弹送问题上来解答。

我先说一下系统吧:

上周截的图,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张图的分辨率就是2013年那个时期的标准水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比较拉胯了

评判角度一.系统

如我上面提到的,这是一款2013年末的21.5寸imac,买自数码城(你没有看错,就是水深城,我是勇士才敢去买),改过固态硬盘,内存有调整。有人问为什么要改硬盘,因为苹果台式机原装的那个所谓的“闪存硬盘”(英文直译好像叫融合硬盘),时间久了运作效率会大幅下降,而且本身闪存在性能上不是很nice,改一下倒也痛快,至少还能战个三年吧。

好了好了,说回系统,刚拿来的时候,这货装的是10.13 high sierra系统,单论流畅性和使用性上没问题,非常OK,但是,在遇到APP下载,一旦要安装一些年代稍微近一点的东西就开始显现出局限性,部分软件因为是新创的,并不支持老年的10.13系统,所以这就要求你必须升级,我本人也是一个有节制的升级狂魔,早就有升级想法。

你能想象WPS office不能装在旧系统的痛苦么?

重点来了,拿到手前三天,这玩意的“系统和更新”迟迟无反应,在我记忆里2018年出的Mojave主题系统是可以安装在这台电脑上的,我还纳闷怎么回事,问那个数码城的黑蜀黍,他是这么说的:

“莫慌,老年机的升级网络一向有延迟”

你特么在逗我??我当时就急了,准备退货,不过和他对话时已经是某一天下班的时候,要退货也只能第二天再干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赶来了公司,准备把这不省心的”糟老头级iMac"退回数码城,很快啊(马保国发音)!我就发现系统偏好设置多了一个红红的①标志。

点开一看:“您有新的Mac OS Mojave 10.14.6系统可安装”,对此我只能向那个数码城黑蜀黍说:“老司机你可以的”。这台糟老头子级iMac邃而继续留在了我们公司。升级花了一上午的时间,过程虽然长,但是顺利,新系统的排版和软件日常操作习惯的变更,我本人还是觉得很舒服的,所以在系统使用上,我觉得很OK。

一天时间内,老年机的软件安装状态就被我倒腾成几乎跟我家MacBook Pro一模一样的样子。

就在昨天,系统偏好设置又开始提示,可以接着再升级(下图)

出于疑虑,在百度搜了搜Catalina相关的结果,看到有人说,老机器升级后会很卡顿,并且某些软件的破解补丁很可能会失效,于是就没有接着升级了。


评判角度二.流畅度

实际上,在iMac更新到2009年的方头一体机以及Mac OS进入10.11时代之后,苹果家族的电脑Mac OS系统,单是在系统流畅性上就已经碾压了大部分厂子,不过这样的流畅性也建立在人们常说的--Mac OS系统特别自闭,特别孤儿向的基础上。

2009款开始沿用的方头iMac一体机

在操控上,苹果的Mac OS无论动画效果和响应速度都很效率,我公司的这台13款iMac,这几个月都表现的不错,如果是运行WPS文稿之类的东西,非常流畅,没有任何问题,然而随着装载Photoshop、After Effects、Premiere,这台21.5寸的老年机在导出影视作品时,流畅性和实用性就会大受影响,比方说程序坞的放大动画效果有明显的卡顿延迟、局部出现竖线闪屏、pr导出视频成品的同时,不能在电脑上进行任何的后期制作工作等等。

而它之所以这么容易在出成品上卡顿,还是因为它太老了,换句话说,假如它是更新一点的款式,在显卡和内存上能更上一层楼,那么它就能在pr导出上表现更出色一点。

所以在这里我再次嘱咐,剪辑视频不要买21.5的iMac!剪辑视频不要买21.5的iMac!剪辑视频不要买21.5的iMac!


评判角度三.软件使用适应率

在软件使用上,公司的这款iMac不能说百分之百的靠谱,但至少发挥稳定。

一个星期以来,它的使用软件主要就是:Photoshop、After Effects、Premiere、WPS office、百度网盘、钉钉;而迅雷作为外挂级下载软件,使用频率不高,故此不讲。Adobe的这三个软件唯独premiere会有比较严重的卡顿,其他两个都是得心应手,轻松加愉快,同事问我在苹果系统上操作A家的软件有没有不习惯,我的回答是:“非常顺手”。

WPS office主要是写文稿和制作少量的幻灯片,适应率不错,文稿处理过程非常平顺,不过指令响应速度明显不及2015款及以后的iMac。


评判角度四.黑心弹窗广告

众所周知,我国盛产民间有色弹窗专家,它们为中华网民每天与电脑亲热的日子,贡献了五花八门的弹窗广告,同时带动了电脑运行能力跑分的负增长第一是各式各样的“专升本捷径网”,俗称“快”;第二是“老公各种缴枪快,不持久”,俗称“猛”;第三就是“暗黑破坏神看了都泪目的传奇页游链接”;俗称“准”,这三招分别对应老中医里的“望、闻、问”,让你的电脑长期浸泡在黄色边缘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一个不留神,女人看了都要流泪,因为看个剧都卡,男人看了要爆炸,因为五分钟带颜色的片半小时下载无响应,下不完。

而这一切,都基本上在“温豆思”系统上才会出现,而导致他们大批量衍生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打着杀毒、看新闻名义上大公无私默默无闻安装在你电脑上的杀毒、新闻软件(360:是你自己不会关弹窗,关我鸟事),事实上,在今天这个很多软件都需要付费的时代,一些开发者做的电脑软件,免费试用版甚至都会自带弹窗广告,都成了范例,而不是个例,成为一种现象的“弹窗广告问题”早早地就让wins用户极为苦恼,微博曾经有人贴出来过如何清理广告的攻略,然而删了一次,还有第二次出现,经过无数次洗礼,我在wins电脑上放弃了挣扎。我们公司就更贴心了,因为当你用心关注每台小电脑就会发现,没有一台电脑是净土。

苹果系统就不一样,虽然人们常常吐槽它非常自闭,像wins上的拓展性插件,以及一些APP它甚至都不兼容,而到了苹果官方推出Mac OS Catalina系统时,又给私人开发者来了重重一刀--那就是不再支持32位数字式APP应用。当然,苹果系统的自闭向,也使得苹果电脑上的办公生态圈清净不少,以我电脑里的WPS office为例,WPS的Windows版本,基础免费版带有不少的广告弹窗,大量用户苦不堪言,每次一点开,一堆你一辈子都不怎么去碰的广告,看着就揪心。在2018年的时候,WPS就曾遭到过不少用户的批斗,他们怒斥WPS免费版广告过多,后来还真就使得WPS开发者乖乖就范,减少了广告,当然还是存在的比较多。

但是,在隔壁的Mac OS系统里,WPS简直就是一只温柔的小绵羊,和它在Windows系统里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它不仅广告不会自动弹出,就连你准备付费使用,它都是友善提示,温文尔雅,不像Windows三番五次催你付钱。而即使你走出WPS,鸟瞰整个Mac OS环境链,也基本上很难找到弹窗广告痕迹(当然网页弹窗那种另说),简而言之,Mac OS系统在办公环境里的使用体验,的的确确是不错的,如果你是为了安心搬砖,不希望遭受弹窗之苦,那它简直就是天堂级的存在,而只要你是Mac OS系统,无论你是MacBook还是Mac,无论21世纪哪年的款,Mac OS都会给你办公上良好的体验。

所以于我而言,办公日常使用iMac,简直叫一个舒爽,虽然我现在手里用着的这台是2013年的老款,但是它的综合使用体验甚至比我2015年买的联想ThinkPad E430还要来的溜(老前辈干翻小几岁的,好像听着没什么不对……)。


关于这台电脑的后话

如果你手里有一定资本,图个舒心,你可以找你的朋友或熟人去找一台iMac用于办公,不过切记,不要在淘宝买,不要在某鱼买!更不要去数码城买!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深之高,你只有想不到。

不然,你很有可能遭遇到我们公司这种二笔装配工艺的小银机↓

注意那条屏幕亮度差别的直线

如果不明显,我给您画个虚线↓

个人评分

  • 系统跑分:★★★★☆
  • 文本处理跑分:★★★☆☆
  • 视频剪辑体验:★★☆☆☆
  • 其他终端体验:★★★☆☆

总结下来就是玩别的可以,剪辑、图像处理,21.5的带不动。由于Mac权限与APP开发商的问题,一些平台的APP没有Mac的版本,即便有,体验感也不及Windows,比方说千牛,这款早在Windows系统成熟无比的商家后台系统,在Mac上的发展进程堪称“电脑界衰退的十年”,缺失了很多Windows系统上才有的终端功能,所以如果有人想拿苹果系统做线上生意,不推荐iMac。


第二台iMac 27寸 2020年款

接下来是27寸,苹果官网购买,选装配置,于五月中旬抵达公司,2020年产版本,PR和AE的使用体验甩21.5寸几十条街。

配置展示
分辨率展示
我给这台27iMac配的是妙控键盘+罗技G102鼠标

这台电脑我没什么好说的,5K屏,修图剪视频,爽的飞起,不过我想说说附送的东西。

  • 附送物品:随iMac一体机附送有两件物品,分别是妙控小键盘、2代妙控鼠标,以及给这两样蓝牙设备充电的lighting接口充电线。

根据资料来看,这应该是2代妙控键盘,特点在于小巧便携,蓝牙传输,跟传统的蓝牙连接方式不一样,这玩意是只要你有一台苹果设备,自动连接,至于一个房间内有数台Mac设备会怎么样,不得而知。

它的便捷性无需多言,不过论顺手度,它就差很多了。

在这个小键盘上,我无意中进行了很多次误操作,打拼音经常打不对,快捷键经常使不准,我不知道是我自己使用习惯问题还是怎么的,初期用着这个鬼键盘实在是难堪。

现在大概是习惯了,误操作少了很多,这个键盘从我2021年5月9日迎接新电脑进来到现在为止,都没充过电,由此可见续航还是不差的

2021年6月中旬,键盘所剩电量
键盘侧头部中央有一个lighting接口,可用iphone充电线充电以备下次使用
开启自动识别链接的开关,妙控鼠标也拥有同样的设计

接下来是2代妙控鼠标,刚才大家也看到了,我自己配的并不是这个鼠标,下面的句子会回答为什么不用。

2代妙控鼠标 正面

这个鼠标和我们认知里的蓝牙无线鼠标不一样,从它的工作逻辑来说跟其他的鼠标有本质区别。它的主要工作语言不是按键,而是手势,按键反而是其次的。

是啥意思呢,就是你只要按照下图这些手势轻轻滑动鼠标表面,就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具体怎么神奇我也说不上来,你们买了iMac和妙控鼠标自己去体会)

网传的2代妙控鼠标手势教学图

如果要从我办公的主要内容来评价它怎么样,说好听点,这是前瞻性黑科技,说难听点,难用

我是做图+剪视频的,用不到这些花活,鼠标我只有一个要求:滑动速度快、手感轻和;而这个二代妙控鼠标,无论是手感还是指针滑行速度,都明显逊色于普通鼠标,手感沉不说,移动速度也鸡肋无比。

2代妙控鼠标的下方模样,与妙控键盘一样,带有lighting充电口和连接开关

所以在体验了一个上午后,我毫不犹豫换了鼠标。

以上是本篇回答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有意向买iMac用于工作的用户有帮助。

三、三星1080p的屏幕日常使用够用?

够用

未来几年还将是1080P屏幕的天下,而且大部分消费者都是用1080P的手机,用720P的也不少,这是一个大家主流接受的分辨率,就像余承东以前说的2K完全是浪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1080P的屏幕省电多了,而且对于GPU的性能需求更小!

客观的说1080P屏幕确实是够用了,而且还是对性能续航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普通消费者平时也就一台手机而已,不会出现1080P和2K对比的情况,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会觉得1080P也非常不错,但你要是用了很长时间的2K屏幕再换回1080P看看

四、vr的日常使用?

1、先说说VR眼镜的特点。因为VR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球形摄像头拍摄的全景照片,所以戴上VR眼镜时,风景会随着头部的旋转而变化,就像现实世界一样。

2、大多数人把VR眼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一种,俗称手机VR,顾名思义,使用时需要连接手机。第二种是集成VR,具有独立的处理器、输入、输出和显示功能。第三种是外部VR,使用时需要连接外部主机。

3、VR眼镜操作起来非常简单。首先,你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带有3D电影的APP,或者你买的VR眼镜可能有自己的APP。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可以自行搜索。

4、然后打开电影,将手机安装在固定位置。调节VR眼镜上可以前后移动调节度数的两个轮子,感觉最清晰的时候不要调节。中轮左右滑动调节,使胶片无重影。

5、事实上,除了资源内置并连接到外部主机之外,其他两种类型的操作是相似的。一般来说,VR眼镜连接外部主机更专业有效,对外部主机有一定要求。

6、VR眼镜不仅擅长看电影,而且非常擅长玩游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游戏垫或内置游戏的体感游戏。

五、40寸电脑屏幕——选择大屏幕提升电脑使用体验的利与弊

引言

如今,电脑屏幕尺寸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而其中40寸电脑屏幕备受关注。它们提供了更大的屏幕空间,带来更宽广的视野,也让我们享受到更为沉浸的视觉体验。然而,选择40寸电脑屏幕是否适合您的个人使用需求也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本文将分析40寸电脑屏幕在电脑使用中的利与弊,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利:更大的屏幕空间

40寸电脑屏幕相比传统的显示器尺寸更大,这意味着在您的屏幕上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无论是浏览网页、查看电子表格还是编辑影片,都能够更加方便和高效。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同时查看多个窗口或者进行多任务处理的用户来说,40寸电脑屏幕能够提供更大的工作区域,提升工作效率。

利:更宽广的视野

与较小的屏幕相比,40寸电脑屏幕能够提供更宽广的视野,使您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看到更多的内容。这对于观看影片、玩游戏或者进行设计工作的用户来说尤其有益。大屏幕还能够带来更好的沉浸感,将您完全融入到所看到的画面中,提升观看体验。

弊:空间占用

选择40寸电脑屏幕必然会占据更多的桌面空间,这对于桌面空间有限的用户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此外,40寸电脑屏幕也比较笨重,移动和安装需要更多的力气和精力。因此,如果您的工作空间较小或者需要频繁移动屏幕的话,40寸电脑屏幕可能不太适合您。

弊:分辨率和像素密度

40寸电脑屏幕的分辨率和像素密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分辨率和像素密度不够高,那么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可能会显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大屏幕所带来的优势。因此,在选择40寸电脑屏幕时,要确保其分辨率和像素密度能够符合您的期望。

总结

根据个人使用需求和空间限制,选择40寸电脑屏幕具有利有弊。其提供了更大的屏幕空间和更宽广的视野,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观看体验。然而,40寸电脑屏幕也可能占用更多的空间,需要考虑分辨率和像素密度是否合适。最终,您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为您在选择40寸电脑屏幕上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六、日常交替使用两个 iPhone 的体验如何?

最近三年多,我几乎一直使用着两台 iPhone 的组合。

开始是 iPhone 3G + iPhone 4,然后是 iPhone 4 + iPhone 4S,再后是 iPhone 4S + iPhone 5,现在是 iPhone 5 + Nexus 4。

iPhone x 2,在电池续航方面无疑能让你像卫生巾广告中的女人般自由,你会发现自己敢以使用诺基亚飞利浦的频率来使用 iPhone 了,甚至偶尔还能鼓起勇气一天多打开几次 Path 、刷不出时居然还敢下拉刷新了(旁边用一台 iPhone 的人已经被你震惊了)。

坏处也当然有,随便说几个:

1、SIM 恶梦

我想若不是苹果一直致力于重新发明 SIM 卡,我的体验应该会好很多。

因为大多数人不会每次换代都一次买两台同样的 iPhone(「使用两台 iPhone」本身已经挺奇葩了),多数如我这样,隔代同时使用。这样 SIM 卡规格一改(iPhone 4、5),我就需要剪卡或换卡,并且随身带上 adapter(如图)以及取卡针。若不幸半路没电,换手机那阵仗真是路人都不敢接近。

2、一个都不能少

相信我,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你白天大概需要 1.2~1.5 台 iPhone,特别是出门在外经常使用的情况。所以你必须晚上双双把电充,白天双双带出门。iPhone 很轻薄,但同时塞两台在裤兜里还是很傻的,且容易引起误会,所以你最好还得是个背包人士。

3、该死的 iMessage

我日常短信基本都是通过 iMessage 收发的,一旦我更换手机,iPhone(甲)上的 messages 会逐条同步到 iPhone(乙)上,不是一次性同步,而是一条一条一条一条重新接收,该响铃还响铃,该震动还震动,让我彻底重温一次过去这段美好时光。通常温完后就只剩下 0.7~0.8 台 iPhone 了,这个实在让我无法忍受,最终关闭了其中一台的 iMessage,不知道现在苹果改了没。

当时吐槽录的一小段视频:

iMessage sucks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1MTA0OTky.html

等我想到再补充。

————————————

更新:

有人问为何不用外置电源?

我不喜欢卖二手,旧手机一般都送给家人或者留着,既然有那么多 iPhone 放那,我当然就懒得去找好看实用还轻便的外置电源啦。

————————————

不得不补充:其实主要是用移动电源太傻了,比用四台 iPhone 还傻。

想象一下,在你同时拥有数台 iPhone 和移动电源的前提下:

你用 iPhone x N 再傻也只是在你拆卡换机和被 iMessage 折磨的那几分钟里。用移动电源?拜托,我实在难以想象一个成年人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一坨电池在室外暴露数小时之久(当然你还可以穿上一坨让你 iPhone 瞬间增重一倍的电池后壳),看到这种场景,我承认我很难按耐住拍照留念的冲动啊亲!

七、nas使用体验?

一、强大的手机相册管理软件。市面上很多NAS都配备了相册APP管理软件,通过手机APP,可以将手机内的照片直接备份到NAS,并且手机APP还可以通过时间地理等信息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创建相册。

二、随时随地跨平台访问自己私人文件。通过PC客户端,手机端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存放在家里NAS上的资料,相当于您自己拥有了一个私人的家庭云。

三、统一的数据管理神器。很多人有多块移动硬盘,电脑,U盘等多种设备来备份和存储数据资料,但这样资料分布的就会很零散,使用家用NAS就能将所有的数据资料都统一存储和管理,不用为了找一份资料而去翻遍电脑,移动硬盘,U盘了。

四、支持多客户端影音播放。有了NAS,你所有的影音文件都在NAS上,很多NAS配备了PC客户端,手机App能够连接电视等。

五、存储备份的好帮手。在千兆网络下,NAS的读写速度能够达到100MB/S,这样的备份速度对比云盘之类的效率实在高太多了。

六、低功耗下载。大部分家用NAS都是低功耗的设计,只需将资源添加到你的下载列表中,然后安心的去上班或者睡觉吧,等你回来或者睡醒的时候,下好的资源已经在NAS里面下载好。

八、linux 使用体验?

Linux操作系统是一款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在十多年前,它的图形界面做的远远不如WINDOWS好用,所以一般都是用做网络服务器。

但是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技术也不断提高,现在Linux的图形界面做的相当漂亮,而且操作非常流畅,完全可以适应大多数的使用场合,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办公环境,下面使用者可能还不太习惯。

九、kindle使用体验?

1.轻。我买的是oasis,kindle里最好的吧,188克,拿到手里很方便,一只手举着绝对不累,32G的,可以存很多书,和实体书比起来优势很大,带着出差、出行都很方便,而且可以同时看好几本书,一个题材看累了就换个题材继续看。

2.阅读体验好。Kindle是墨水屏,读起书来很舒服,除过翻页的时候刷新慢以外,几乎没有缺点,这应该是目前技术所限吧。另外oasis是7存的,比手机屏大很多,看起书来不像手机那么费劲,比较接近实体书的阅读体验。

3.专注度高。我自制力比较差,用手机看书老想着去刷刷微信或豆瓣,但Kindle就是个电子书的阅读器,虽然自带一个浏览器,但那刷新的过程让你根本无心上网,所以用Kindle看书比手机和IPad的专注度高些。自从用了Kindle后,我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直线下降,每天不到1小时,而且睡眠质量也提高了,睡觉前用Kindle看书不容易兴奋,到点自然就困了。

4.隐私性好。Kindle背面都一样,不像实体书有个封面,所以别人几乎不知道你在看什么书,在公众场合看书完全没压力,根本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你在看什么不合时宜或奇怪的书而投来异样的目光。

十、nixos 使用体验?

NixOS是一种基于Nix包管理器的Linux发行版,它具有一些与其他发行版不同的特点,下面是一些关于使用NixOS的体验:

1. NixOS的包管理器非常强大,可以实现多个版本的软件共存,同时还支持声明性的配置管理,使得系统的配置更加稳定和可重复。

2. NixOS提供了一个集成的配置系统,可以通过编写Nix代码来配置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服务、网络配置、用户管理等等,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系统配置更加统一和规范。

3. NixOS使用的是只读文件系统,这意味着系统文件不可被修改,保证了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4. NixOS提供了一些独特的特性,例如NixOS的回滚功能,可以将系统恢复到之前的某个状态,这在系统升级或者配置错误时非常有用。

5. 由于NixOS的不同之处,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和学习,这可能会使得初学者在使用时感到困惑和不方便。

总的来说,NixOS是一种注重配置管理和稳定性的Linux发行版,它的包管理器和配置系统非常强大,但需要一些学习和适应的时间。如果你喜欢尝试新的技术和理念,并且需要一个稳定和可靠的Linux系统,那么NixOS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下一篇:3300毫安几度电?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