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门书籍

一、逻辑门书籍

陈波编的《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或者人大逻辑学教研室编的《逻辑学》.这两本都不错.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讲都挺适合初学者.里面既涉及形式逻辑也涉及一点非形式逻辑,既有古典逻辑也有现代逻辑,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方便读者进行消化和巩固.如果你看完其中一本书后去看一下(美)柯匹,(美)科恩写的《逻辑学导论》.这算是一本很经典的教材.里面的内容很丰富,相当于是第一本书的扩充和深化.此外,你也可以去看一下黑格尔写的《逻辑学》,这本书比较偏向于哲学逻辑,里面都是理论性的东西,有点抽象,不够看完之后绝对对自己的思维有很大的启发.当然还有数理逻辑、模糊逻辑等等,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都找来看看.

二、与非逻辑门的逻辑特性?

TTL与非门的特性参数:

1输出高电平U(OH):至少有一个输入端接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电压传输特性的截止区的输出电压为3.6V,一般产品规定UOH≥2.4V即为合格。

2输出低电平U(OL):输入全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电压传输特性的饱和区的输出电压为0.3V。一般产品规定UOL<0.4V时即为合格。

3开门电平U(ON):是保证输出电平达到额定低电平(0.3V)时,所允许输入高电平的最低值,表示使与非门开通的最小输入电平。一般产品规定UON≤1.8V。

4关门电平U(OFF):是保证输出电平为额定高电平(2.7V左右)时,允许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表示与非门关断所允许的最大输入电平。一般产品要求UOFF≥0.8V。

5扇入系数N(i):是指与非门的输入端数目。

6扇出系数N(O):是指与非门输出端连接同类门的个数。反映了与非门的带负载能力。

7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平均延迟时间是衡量门电路速度的重要指标,指一个矩形波信号从与非门输入端到与非门输出端所延迟的时间。通常将从输入波上沿中点到输出波下沿中点的时间延迟称为导通延迟时间t(PHL),从输入波下沿中点到输出波上沿中点的时间延迟称为截止延迟时间t(PLH)。tpd为t(PLH)和t(PHL)的平均值,TTL门的t(pd)在3~40ns之间。

8平均功耗P:指在空载条件下工作时所消耗的电功率。

三、逻辑门的结构?

为了实现电路,首先要构建逻辑门的表示。顶部的LogicGate类代表逻辑门的通用特性:逻辑门的标签(label)和一个输出(output)

根据逻辑门接收输入的个数来为逻辑门分类。BinaryGate是LogicGate的一个子类,并且有两个输入。UnaryGatet同样是LogicGate的子类,但只有一个输入。这些输入被称作**‘引脚’(pin)**。

AndGate和OrGate是BinaryGate的子类,NotGate是UnaryGate的子类。AndGate、OrGate和NotGate类需要实现各自的布尔运算行为,这里提供一个函数performGateLogic()。

四、逻辑门芯片作用?

逻辑芯片组一般有两块(称南桥和北桥),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运行,主要控制着内存I/O、总线I/O,集成了硬盘控制器,负责处理中断请求(IRQ)和直接内存访问(DMA)等

五、逻辑门基础原理?

逻辑门(Logic Gates)是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上的基本组件。简单的逻辑门可由晶体管组成。这些晶体管的组合可以使代表两种信号的高低电平在通过它们之后产生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的信号。高、低电平可以分别代表逻辑上的“真”与“假”或二进制当中的1和0,从而实现逻辑运算。

分为与或非门以下分别介绍:

或门(英文:Or gate)又称或电路。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或门。或门有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多输入或门可由多个2输入或门构成。只要输入中有一个为高电平时(逻辑1),输出就为高电平(逻辑1);只有当所有的输入全为低电平时,输出才为低电平

与门(英语:AND gate)又称“与电路”。是执行“与”运算的基本逻辑门电路。有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当所有的输入同时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才为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逻辑0)

非门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逻辑符号中输出端的圆圈代表反相的意思。当其输入端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端为低电平(逻辑0),当其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也就是说,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平状态总是反相的。

六、mos逻辑门包含?

MOS管逻辑门包含(与门,或门,非门等)

与门可以由六个管子构成, 输入Vi为低电平时,上管导通,下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输入Vi为高电平时,上管截止,下管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与非门

当A,B输入均为低电平时,1,2管导通,3,4管截止,C端电压与Vdd一致,输出高电平。当A输入高电平,B输入低电平,1,3管导通,2,4管截止,C端电位与1管的漏极保持一致,输出高电平。当A输入低电平,B输入高电平,2,4导通,1,3管截止,C端电位与2管的漏极保持一致,输出高电平。当A,B输入均为高电平时,1,2管截止,3,4管导通,C端电压与地一致,输出低电平。

七、逻辑板电压检测方法?

下面介绍判断液晶彩电逻辑板故障的方法。

1)电阻检测法。电阻检测法就是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逻辑板上的一些可疑元器件、可疑点及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的电阻值,对所测的数值与正常值作比较来确定故障。如检测逻辑板上的熔断电阻器是否开路、逻辑板上的晶体管是否漏电或接触不良、逻辑板上相关集成电路的电源和地间是否击穿等。

提示:电阻检测法是在驱动板不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的。

2)电压检测法。电压检测法是用万用表通过测电路或电路中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部位或故障元器件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电压相差明显或电压波动较大的部位,就是故障所在部位。电压检测法一般是检测关键点的电压值。根据关键点的电压情况,来缩小故障范围,快速找出故障元器件。检测逻辑板电压(采用上电测试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

①检测上屏电压(就是给屏上逻辑板供电的电压)是否正常。不同型号的屏,上屏电压存在差异,一般有5V与12V两种。

②检测逻辑板上DC-DC转换电路产生的3.3V、2.5V、1.8V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③检测逻辑板上DC-DC转换电路产生的VDA、VGH、VGL电压是否正常。对这三个电压,不同屏厂商的标注不相同,电压也有些差异,通常VDA电压为15.8V左右、VGH电压为18~27V、VGL电压为-6.3~-5.3V。

④检测逻辑板上伽玛电路产生的伽玛电压是否正常。不同屏的伽玛电压各不相同,通常是以VDA电压为基准,逐渐递减。

⑤检测逻辑板上时序控制芯片产生的各控制信号(POL、OE、TPl、STH、STH-R、STV、STV-R、CKV、VSCM)是否正常。

3)逻辑板电路判断法如下:

①逻辑板上数字图像处理电路的判断。检测逻辑板上由数字图像处理电路送来的输入视频信号波形是否正常,有正常的波形输入则说明前面的数字图像处理电路工作正常。

②电源供电电路的判断。检测逻辑板上由电源输入的电压是否正常,若输入电压正常,说明电源供电电路工作正常。

③逻辑板电路的判断。检测逻辑板上屏线接口输出的液晶屏驱动信号波形是否正常,若无正常的液晶屏驱动信号波形输出,则有可能是逻辑板电路有故障。

4)对照法。对照法就是用一块好的逻辑板与坏逻辑板进行对比测试。此方法可获得第一手维修资料,迅速地排除故障

5)替换法。如检测逻辑板上各检测点电压正常,屏幕出现很多无规则的竖线、灰屏或只有一半图像,则需要更换逻辑板来判断是屏的问题还是逻辑板的问题。

八、逻辑板电压标注方法?

vaam表示电源标注,不表示任何数据。逻辑板一般电压都在5v 12v 看一下电源输入附近的电解电容耐压是多少,可以判断工作电压,或者先接低电压,不工作在调高。不会损坏器件。

九、《迷你世界》电路逻辑门或门?

与或门——与门:ab{有零则零,全1则1}——或门a+b{有1则1,全0则零}或非门——(a+b)的非等同于a非与b非——{有1则0,全0则1}异或非门——ab+【(a非)·(b非)】——{a、b相同则为1,不同则为0}异或门——a非·b+a·b非——{a、b不同则为1,相同则为0}

十、气动门感应电压高的原因?

感应电压100伏可能是开关没有关断火线而是关断线,导致对地电压高,建议找电工维修检查。

上一篇:下一篇:加快电容放电速度就是提高电压吗?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