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时候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当电路断路时,电压表测得电压为端电压。
二、在电路中怎么判断电压表是测路端电压还是电源电压?
我刚刚看到书中写了一句话“当电流减小时,路端电压增大;当电流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电压表并联电压其实测量的是a端和b端电场强度的比值,这样当负载出现在闭合电路中时,整个电路中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移动到电阻时时收到了电阻的阻力,所以整个电路的电流放缓(电流减小),而在电阻一侧的自由电子密度比另一侧自由电子的密度大,而电压表是与用电器串并联,那么用电器两侧的电势一定会差很多,所以电流减小电压增大,而电流是在单位时间通过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量,所以整个电路中(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却不一定相等,从而整个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逻辑就出来了。那么如果我的推论是正确的,那我猜测电压表和电源串联,数值应该是零(但是我不确定电压表测量电势差的方法)所以这条理论我偏保守,但理论背后的概念,我相信是确定的。
三、电压表为什么可以测电压?
其实大多数表,都是在测电流。再通过内部电路的转换,达到各种设计的测量范围。电流驱动表头示数,数码表的话靠传感器感知电流。任何的测量都会消耗系统的能量,电路里的测量设备设计的消耗较小,对系统的干扰不明显。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观测者会影响系统,只不过薛定谔的猫影响明显。
四、闭合回路中,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示数为零代表什么?
电流表和电阻串联后再和电压表并联,电流测的系统误差小,电压表误差大,原因是电流表电阻并不是零。反之,电阻和电压表并联后再和电流表串联,电流表测的误差大,电压表误差小,原因是电压表也会有电流经过,并不是开路。
五、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为什么是测路端电压而不是内电压?
因为电压表接在灯泡两端,测得的就是灯泡两端的电压,而电源到灯泡之间的线路上会有压降(导线也有电阻),所以电源两端的电压肯定高于灯泡两端的电压。
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假设电源除此电压表外没有接任何负载,那么可以认为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因为电压表可以近似的认为不耗电(电压表内阻极高),回路中没有电流,因而电源内阻上也没有压降,电源的端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动势。但如果电源还接有其它负载,那么即使在电源两端测,也只是测得电源的端电压,而不是电源的电动势。六、怎样测电压表?
电压表是怎么测电压的1、电压表的电阻是特别大的,电流几乎是没有的,所以不存在短路,然后它的两端接到待测原件的两端,所以就测出了电压。 2、测量某灯泡两端的电压的意思就是测两端电压差,电流经过灯泡后,由于小灯泡分掉一部分电压,两端就有电压差。 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包括一个灵敏电流计,在灵敏电流计里面有一个永磁体,在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之间串联一个由导线构成的线圈,线圈放置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并通过传动装置与表的指针相连。 大部分电压表都分为两个量程。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电压表的正极与电路的正极连接,负极与电路的负极连接。
七、为什么把电压表放在点燃两边相当于测的是路端电压?
因为电源有内阻,
这个时候一个有内阻的电源就要看成是一个电源与一个电阻串联,所以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到的不是电源电压,因为这个内阻也会分担一些电压,所以测量的值要比实际电源电压值小点.
八、电压表可以测断路电压吗?
不能.
如果短路的话,电阻看作是0,电压是电阻和电流的积,电阻是0,电压也就是0.短路可以把短路的电器,看做导线.电流表是有读数的.
用电器如果短路,那么电压表将测得电压为0.
如果用电器断路,这部分的电路相当于不存在了.
那么可以把从用电器一直到电压表接线头处的中间那一段电路从图上去掉,等效地来判断新读数.
九、为什么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的是路端电压而不是内阻分压?
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属于接入外电路,只能测得路端电压(外电压);如果已知电源电动势,则可以用电源电动势减去路端电压求得电源内电压。
电源电动势=路端电压(外电压)+电源内电压.在测量时,不可能保证回路没有电流流过,那么在电源的内阻上就有一定的分压,故电压表不能直接测出电源内电压。
十、电压表测什么电压?
电压表可以测交流与直流电的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