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触器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
接触器的动作电压就是该接触器线圈供电电压(有规格参数),这个电压就是内部电磁铁所需的电压。
依据接触器的构造,线圈通电,电磁力吸合动铁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动铁在复位机构作用下复位(动丶静触点分开),复位不需有电,这个力通常是弹簧作用,所以没有"返回电压"的要求。
二、接触器释放电压是额定电源电压的?
交流接触器制造标准规定,当线圈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压的70%时,交流接触器的铁芯应该可靠释放。当线圈电压大于其额定电压的80%时,交流接触器的铁芯应该可靠吸合。
三、交流接触器释放电压标准?
维持交流接触器吸合状态的最小电压不应该低于线圈额定电压的80%。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当电磁线圈接受指令信号得电后,铁心被磁化为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当克服弹簧的反弹力时使动铁心吸合,带动触头动作,即常闭触头分开、常开触头闭合;当线圈失电后,电磁铁失磁,电磁吸力消失,在弹簧的作用下触头复位。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工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85%-105%,这样才能保证接触器可靠吸合。如电压过高,交流接触器磁路趋于饱和,线圈电流将显著增大,有烧毁线圈的危险。反之,电压过低,电磁吸力不足,动铁心吸合不上,线圈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线圈可能过热烧毁。
四、380伏交流接触器最低动作电压?
一般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波动为-5%~+10%,线圈额定电压380v时,电压波动范围是360v~415v,最低动作电压约360v。
五、220伏交流接触器的释放电压?
220V交流接触器,可靠动作电压范围在:85%--110%,也就是在185V-240V之间。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 失电状态(释放状态) 和得电状态(动作状态)。
当吸引线圈通电后,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被吸合,与衔铁相连的连杆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接触器处于得电状态。
六、380v接触器释放电压多少?
看接触器技术文档,天水的一般是吸合电压为0.85~1.1Us,释放电压为0.2~0.75Us,Us为线圈额定电压。
最低吸合电压:为保证接触器可靠吸合至少所需的电压,低于这个值,接触器不能保证可靠吸合。
最高释放电压:已经吸合的接触器,需要释放时,线圈施加电压至少要低于这个值,高于这个值,接触器不能保证可靠释放。
七、什么是指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电压?
接触器的触头,相当于是一个电磁铁,只有当接触器的电压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使电磁铁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在这个磁场强度的作用下,接触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会相互吸合,这个电压,就是接触器的吸合电压。反之,释放铁心的最大电压称为释放电压。
八、民用电压和工业电压有什么不同?
目前中国的工业电压为四线三相制,相与相之间是380V,频率为50Hz,相与相之间相位差为120度,主要是用于电机动力。民众照明电压为220V两线传输,取任一相线称为火线,另一条中线为零线,零线是接地的。为防止触电,电器外壳一般都接地线。
九、动作电压的定义?
动作电位(AP)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十、真空断路器合闸接触器最低动作电压是额定电压的多少?
最低动作电压一般在操作电源额定电压的35%-80%范围内。
"高压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真空断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发展简史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并获得了设计专利。1920年瑞典佛加公司第一次制成了真空开关。1926年等公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