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爬电,爬距,爬电比距?

一、什么是爬电,爬距,爬电比距?

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但是在电压等级一定的情况下,闪络的条件除了绝缘子污秽度达到一定程度外,还有必要的污闪环境,即气象条件。而你希望能仅通过污秽和电压来求出会不会闪络,不太恰当。并且如果有这么一个模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现在的电压和污秽程度下不会闪络or会闪络,那么我会质疑模型的正确性。因上实际中没有绝对的,更准确的做法是模型应该是给出有多大的概率会发生闪络。并且对于某一电压等级,一般都不会讨论电压变化对污闪的影响。而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污闪没有比较的必要,因此以电压为条件计算污闪与否也是不太恰当的。对于爬距,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了,通常是根据所在地的污秽等级选择绝缘子,所以用爬距是定值,用来计算污闪与否也不太恰当,因为它没有差异性,不能给污闪计算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公称爬距指什么?

公称爬距(Creepage Distance)指的是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定义为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上承载的最高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之比。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三、什么是爬距和泄漏比距文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1996。

各污秽等级电力设备的爬电比距规定选择:爬电比距cm/kV 如:爬电距离=电气设备的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爬电比距cm/kV 110kV变压器套管爬电距离=126kV×(污秽等级Ⅱ级的爬电比距cm/kV)2.0=252cm 相同的污秽等级区域其它设备的外绝缘爬电距离是一样的,不可小于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要求的爬距。否则,设备的外绝缘就要调爬,相差一个级别的可选择防污涂料进行防污喷涂。

四、变压器中性点的爬电比局距按多少电压等级?

1、对全绝缘变压器,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按同级电压等级选取,如110kV侧全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子按110kV选取;

2、分级绝缘变压器,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按降低一级绝缘电压等级选取,如110kV侧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子按35kV选取;

3、以变压器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选取。

五、爬电比距计算公式?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

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定义为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上承载的最高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之比。

六、统一爬电比距定义?

统一爬电比距是指表面距离与系统最高电压的比值。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

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定义为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上承载的最高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之比。

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接连阴天梅雨季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像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像闪电一样。

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

放电一般不是连续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缘损坏。

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湿时发生爬电。

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七、爬电比距,绝缘试验,耐压试验?

1、 爬电比距和爬电距离是不一样的。 爬电比距的定义: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

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定了高压开关设备外绝缘公称爬电比距应用系数,其中相间爬电比距应用系数为(√3).所以你的认识是正确的18mm/kv 、20mm/kv 这些是指的单相得绝缘爬电比距。

2、 绝缘试验是耐压试验的总称,其实意思都差不多,绝缘试验就包括工频耐压试验和冲击耐压试验。我是这样认识的,看对你有帮助没。

八、绝缘子的爬距是什么?

绝缘子爬电距离是指绝缘子正常承载运行电压的两部件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和。

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UL、CSA和VDE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

九、避雷器爬电比距怎么算?

工业10kV系统的冲击耐压是75kV,常规环境下的空气间隙是要求125mm,爬电距离根据材料和环境因素可以是16~40mm/kV,可以参考。轨道交通有标准描述不同材料和污秽条件下的冲击耐压最小间隙以及爬电距离要求,标准tb/t 3251.1-2010(应该被新gb替代了)

十、110kv绝缘子爬距标准?

这个没有明文规定,110kv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距离大多数在11~12cm。

电间隙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

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距离可按需要调整,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型间隙,它的灭弧功能较前者为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

上一篇:下一篇:并网逆变器如何调整电压参数?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