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历代产品?

一、cpu历代产品?

年终大作:细数十五年CPU历史之各宗最

一、频率之”最“

1、最早达成1GHz的CPU:Athlon 1GHz

AMD当年1GHz CPU广告

  单核时代,频率是CPU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而当时频率逐步接近标志性的“GHz”,Intel和AMD想抢先发布1GHz的CPU。结果,这个标志性1GHz CPU在2000年3月由AMD首先发布,型号是Athlon 1000。

2、最早达成2GHz的CPU:Pentium 4 2.0

罕见的Socket 423版本Pentium 4 2.0,我们见得多的是Pentium 4 2.0A

  被AMD抢注GHz标签后,频率大战一发不可收拾,自感被羞辱了的Intel在频率战中显得不遗余力。2001年8月27日,Intel率先推出2GHz的CPU,Socket 423插槽的Pentium 4 2.0,是180nm P4家族最强的产品,但是由于那时已经是130nm Socket 478 P4的时代,所以并没有为人所熟悉。

3、最早达成3GHz的CPU:Pentium 4 HT 3.06GHz

创造多个记录的Pentium 4 HT 3.06GHz

  一年的时间,CPU最高频率从2GHz翻越了3GHz的大山。2002年11月12日,Intel推出了历史第一颗3GHz的CPU,Pentium 4 HT 3.06GHz。133MHz外频,当时变态级别的23倍频以及首次引入超线程技术,一核心两线程让人啧啧称奇。它,是一颗具有很高历史地位的CPU。

4、最早达成4GHz的CPU:AMD FX-8150

进入4GHz时代的AMD FX-8150

  自从进入多核时代,频率决定性能的概念已经被淡化,使得3GHz到4GHz的记录相距整整九年。第一个4GHz频率CPU就是AMD的推土机FX-8150了,发布于2011年10月12日,不过3.6-4.2GHz频率的它无法再让Intel紧张起来。因为如今已经是讲效能多于频率的年代,加上AMD FX系列CPU的节节败退,这个成就显得聊胜于无。

5、最早达成5GHz的CPU:AMD FX-9590

我觉得,AMD FX-9590是一颗彩蛋

  依然是AMD,缺乏架构上的竞争力的AMD只能在频率上搞搞噱头了。2013年7月6日,AMD FX-9590发布,Turbo频率达到了5.0GHz。是历史上第一颗默认频率达到5GHz的CPU!但是,高频低能、官配水冷、220W TDP,它有何存在意义?

二、超频之”最“

1、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CPU:AMD FX-8350

8794.33MHz是目前验证成功的超频最高频率

  超长流水线的XX机家族又立功了,AMD FX-8350是目前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CPU,达到了8794.33MHz,这个记录已经保持了数年之久。AMD走十年前Intel Pentium时代的道路,可谓风水轮流转。随着Zen架构的推出以及Intel”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失败经历,这个记录估计要继续保持一段较长时间。

2、超频验证频率最高的 Intel CPU:Celeron D 352

赛扬D 352依然在超频记录中留有身影

  既然AMD的CPU成为了超频频率冠军,那我们还是颁一个Intel分项吧。目前频率最高的依然是当年31级流水线的Cedar Mill架构的赛扬D 352,频率达到了8543.71MHz,2013年10月19日达成。65nm的制程改进了散热、供电设计,让这一代CPU的真正实力展现出来,可惜那时候已经是双核时代。

3、超频幅度最大的CPU:Core i7 860

64倍频……

  64倍频是一个什么概念?也许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之前都没考虑过这一问题。现在Core i7 860给了你一个答案,从2.8GHz到8.5GHz,5.7GHz的超频幅度比现在最高默认频率的CPU还要高很多!我们知道改进流水线的Core i系列频率上线是不可能很高的,这颗大雕中的大雕Core i7 860却在满页都是Celeron D的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到底有何黑科技?

4、最好超的CPU:Celeron D全系列

全民超频同时难度最低的Celeron D家族

  想体验超频的乐趣?数字飙升的快感?Celeron D CPU就是一个选择。便宜让门槛降低,降级的规格让超频压力更低,超长流水线提升了上限,让Celeron D成为了全民超频的最好见证。

5、最不好超的CPU:非K后缀的二、三、四代Core CPU

SNB开始,Intel扼杀了超频

  垄断的后果是可怕的,让我们不能不接受3000元的Core i7-6700K的CPU,以及再也回不了超频的时代。从Sandy Bridge到今天,我们很久没有体验过什么叫全民超频,因为Intel直接从CPU中锁死了频率调整,只开放K后缀的超频。不过六代酷睿时代爆出了解锁频率的主板BIOS, 对于DIY玩家来说好消息。

6、最不可思议的超频CPU:Pentium M

超频后的笔记本CPU运算性能秒杀当时高端CPU

  在那个没有睿频的时代,在那个笔记本是金领专属的年代,在那个笔记本被诟病低性能的时候,Pentium M以及Socket 479转换器狠狠地打脸了。专为笔记本节能设计加上沿用Pentium P6架构,当时最强的Pentium M 780成为高端DIY玩家的神器,超频到4GHz的它,却在注重运算的Super Pi测试中占据世界第一宝座达到数年之久。

7、最歪门邪道的超频CPU:第一代 Duron

铅笔破解倍频

  为什么AMD一直被誉为高性价比的典范,就是因它的开诚布公让DIY玩家领略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出现在2000年的第一代Duron CPU中,只要轻轻用铅笔CPU桥路通电的话,那么就可以重新将倍频控制电路工作,实现自由调整倍频!铅笔大法闻名世界,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这种乐趣了。

8、超频界最高档次享受:开核

DIY玩家的心跳回忆:开核

  依然是AMD,它能让DIY玩家享受到尽可能多的DIY乐趣,这次就是开核了。开启原本就有但是被屏蔽的物理内核,用便宜的价格享受到高端的性能。从单核Sempron 130开双核到Phenom II X4 960T开六核,当年可是全民开核的年代。当然,这可是屏蔽了有问题的核心,开核肯定有风险的。

三、核心之”最“

1、最早的多线程CPU:Pentium 4 HT 3.06GHz

Pentium 4 HT 3.06GHz让我们见识了原来有多线程的概念

  2002年11月12日发布的Pentium 4 HT 3.06GHz不仅仅创造了当时最高频率的记录以及最早达到3GHz的记录,更是首创超线程技术,简单的黑科技,虚拟出一个虚拟核心,好事成双。虽然当时超线程技术并未真正在性能上体验它好处(因为缺乏多线程优化),但是对后来Core时代的HT技术起到先驱作用。

2、最早的双核CPU:Pentium D

Pentium D

  2005年5月26日,Intel发布了桌面上第一款双核CPU,Pentium D,虽然内部是由两颗Pentium 4共享FSB组成、后来还被证实为“高发热、低性能”,但也是历史上第一款双核了。约1周后,AMD拿出了自家的双核Athlon 64 X2,并挑起了“真假双核”的言论。当然,由于不存在对与错,到后期这争论不了了之。

3、最早的三核CPU:Phenom X3

Phenom X3

  当大家一心关注的是1-2-4-8-16这样一个翻番式的核心增长模式。AMD于2008年3月27日突然宣布Phenom X3三核心CPU,通过屏蔽质检不合格的四核 K10中的一核来当成三核心销售。并且大打性价比,起到了不错的效果。相信Intel也玩玩没想到:怎么我没想到这个点子呢?

4、最早的四核CPU:Core 2 Extreme QX6700

Core 2 Extreme QX6700

  当CPU业界公认核战是CPU发展未来后,多核战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2006年11月,第一颗双核CPU出现后一年半,第一颗四核心CPU,Core 2 Extreme QX6700发布。虽然是两个双核心“胶水”而成,但是这次没有人怀疑这颗当时性能最强的CPU了。Intel再次在高端市场证明自己,重新夺取性能竞争的引导者。

5、最早的六核CPU:Core i7-980X

六核心Core i7 980X

  尝到了多核心的甜头后,Intel一发不可收拾,在四核CPU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Intel就迫不及待地给四核称王的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发布了全球首款桌面六核CPU——Core i7 980X!六核十二线程设计,每个核心拥有3.33G主频,六个核心共享12MB三级缓存,从这样强悍的规格来看卖出一个7999的天价不是问题。在六核还没普及的今天,很多游戏和软件的优化都未做到位,更何况是5年前的年代?所以只能说六核实在太超前,很多游戏、软件没优化。

6、最早的八核CPU:AMD FX-8150

模块化设计的AMD FX-8150

  架构打不过Intel的AMD继续用剑走偏锋来应对Intel的Tick-Tock策略。推翻了K10的设计,AMD在2011年10月12日发布的推土机采用了模块化的思路,八核心的概念就由此而起。不过,由于架构的先天不足以及优化的不给力,这一代CPU将AMD推落到深渊。也许有些玩家觉得AMD的模块化概念并非真正的核心数,Core i7-5960X才是第一个八核心CPU,这点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7、最多核心/线程的CPU:

看框框足以让你兴奋

  目前桌面CPU中最多就是八核心,那么纵观服务器CPU,哪个CPU是最多核心以及线程了。那就是我们曾经评测过的18核心36线程的Intel Xeon E5-2699 V3!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平时应用并不能用到那么多核心线程。但是光看任务管理器的框框,足以让你兴奋一阵子了。

四、效能之”最“

1、最强的单核CPU:AMD Athlon64 FX-57

被封为神级的AMD Athlon64 FX-57

  最强单核CPU,毫无疑问是AMD Athlon64 FX-57。虽然主频只有2.8GHz,却凭借K8架构的优势打败了3.8GHz的P4 670。它的出现,迫使Intel转战多核心市场来挽回面子,也促成了Core 2 Duo时代的诞生。在单核年代里过度到双核期间,AMD和Intel虽然都有针对入门市场而继续推出过单核CPU,由于架构的提升,08-12年期间的入门单核CPU的性能很可能已经超越了FX-57,年代有点久远已经无法核实,不过在单核的年代里FX-57理应最强且当之无愧!

2、最强的双核CPU:Core i3-6100

Core i3-6100

  也许有人说是Core 2 Duo E8700,但是大家可能忘记了现在的Core i3也是双核。这么多年过去了,Core i3的性能肯定超越当年未发布的E8700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最给了Core i3-6100,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意外?一颗大众CPU也能称得上最?

3、最强的四核CPU:Core i7-6700K

Core i7-6700K

  毫无悬念,目前Intel主打高端四核心CPU,自然是Core i7-6700K这个最新的产品是四核心最强的。只是它的价格……

4、最能诠释高频低能的CPU:Celeron D

Celeron D

  Celeron D再次站在这个耻辱记录了。本来Prescott、Cedar Mill的架构是高频低能的典范,加上赛羊的缩水规格。Celeron D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数字游戏……

5、最能诠释低频高能的CPU:Pentium M

当年主流CPU同频率比较,笔记本的Pentium M并列第一!

  虽然目前Core也能成为高频低能,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个奖颁给了影响了未来CPU发展历程的Pentium M。一颗笔记本CPU能够灭桌面CPU全家的,历史上只有Pentium M一家。

五、非战之”最“

1、打脸最痛的CPU:Pentium M

Pentium M

  又是你!Pentium M!它的出现,让当时主推Nerbrust架构以及唯频率论的Intel毫无面子,直接宣告了频率道路的不通。想想2GHz的奔腾M轻松打败3GHz以上的奔腾4的画面有多美。

2、最让人苦不堪言的CPU:第一版 Phenom X4

被爆TLB BUG的第一代四核AMD CPU

  2007年底,AMD发布了新一代四核CPU——Phenom(羿龙),以对抗当时的Intel四核CPU。可惜性能比不过当时的Core 2 Quad,功耗也更高。支持者失望之际,还爆出了TLB BUG,修复这个BUG还会损失性能,可谓苦不堪言。

3、改变CPU发展历程的CPU:Core 2 Duo

Core 2

  2006年的CPU市场,是CPU发展的一个转折点。Core 2的出现,拯救了Intel,也是AMD衰落的开始。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了解了。

4、市场寿命最短的CPU:Pentium III 1.13GHz

矿渣

  Pentium III 1.13GHz也是其中一颗让Intel脸面无光的CPU,2000年被AMD率先冲破GHz,Intel才反应过来临急抱佛脚发布Pentium III 1.13GHz以重夺冠军。却因为各种Bug而出现蓝屏死机现象,让Intel不得不回收。成为了市场寿命最短的CPU,这段历史称之为“矿渣”。

5、TDP最高的CPU:AMD FX-9590

此处理器的功耗一枝独秀

  AMD FX-9590就是为数字游戏而生,5GHz的频率、低效能的模块化设计,带来了220W的TDP,比一张GTX980的TDP还要高!甚至官方标配了水冷散热器,可见这发热……

6、最可惜的CPU:Tualatin Pentium III

Tualatin Pentium III

  512KB L2 Cache,133MHz外频,130nm制程,原本它能够驰骋高端市场以及超频领域。可惜为了P4让路,让Tualatin Pentium III成为了最可惜的CPU。因为后来的测试可以看到,1.4GHz的Tualatin Pentium III性能秒杀了当时性能最强的Northwood Pentium 4 2.0A……

7、第一次使用水冷散热的CPU:AMD FX-9590

AMD FX-9590的220W TDP

  又是AMD FX-9590,TDP 220W,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8、第一次内置GPU的CPU:Clarkdale Core i3/i5

内置GPU的时代,从32nm制程开始

  2010年,Clarkdale微架构在LGA 1156中安家。最大的改变,就是用“胶水粘贴法”封装了GPU,集成显卡第一次内置到CPU中,基于改进自Intel整合显示核心的GMA架构,支持DX10特效。进一步提升了集成度,降低了主板成本。但是内置GPU的制程依然为45nm,形成了32nm+45nm的独特组合。

9、内置GPU性能最强的CPU:Core i7-5775C

内置最强核心显卡的Core i7-5775C

  特殊出身的Core i7-5775C,带来了Iris Pro 6200,属于GT3e级别,完整支持DX12,拥有48个EU单元,GPU性能可以代表Intel目前最强核显水平。更在CPU内部内置了”显存“:eDRAM,大大降低了显存访问的延迟,带宽大约在50GB/s左右。它也成为了截至2015年GPU性能最强的CPU(听起来有点拗口)。

二、iphone历代cpu频率?

截止至最新的iPhone XS上搭载的A12,从iPhone 4首次搭载A4处理器开始,目前已经有9代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A4是一颗45nm制程的ARM Cortex-A8的单核心处理器,GPU为PowerVR SGX 535,L2的缓存为640KB,在同等频率下性能表现好于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结构和此前使用的三星处理器十分相似,仅仅是主频升高,核心的CPU架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A5是第一款苹果设计的双核处理器芯片,号称 CPU 的是初代 iPad 的两倍,GPU 是初代的 9 倍;采用了支持多核心的Cortex-A9架构处理器同时搭配Powervr SGX543图形芯片;A5X是其性能的加强版,图形处理器采用的是四核心,用于第三代iPad,图形处理能力为iPad 2上的两倍;

三、CPU电压?

台式机CPU核心电压通常低于2V,而笔记本专用CPU的工作电压相对较低。

此外,从Vinice核心的Athlon 64开始,AMD在Socket 939接口的处理器上使用动态电压。 CPU封装上不再显示CPU的默认核心电压。 同一核心CPU的核心电压是可变的,不同的。 CPU可能具有不同的核心电压:1.30V,1.35V或1.40V。

核心电压显示运行期间CPU的电压。 同一CPU的频率越低,电压越低。 当无法进行超频时,CPU通常会给予轻微的电压以稳定操作。

四、技嘉主板BIOS设置电压 | 如何正确调整CPU电压

技嘉主板BIOS设置电压 | 如何正确调整CPU电压

在组装台式电脑或升级电脑硬件时,正确设置电压是保证CPU稳定运行的关键。技嘉主板提供了BIOS界面,让用户可以自行调整电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在技嘉主板BIOS中正确设置CPU电压。

为什么要调整CPU电压?

CPU电压是决定中央处理器运行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参数。过高或过低的电压都可能导致CPU过热、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因此,根据CPU型号、超频需求或散热能力,适当调整CPU电压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进入技嘉主板BIOS界面?

  1. 首先,重启电脑并按下DEL键或F2键(具体键位取决于主板型号)进入BIOS界面。
  2. 在BIOS界面中,使用键盘方向键进行导航,找到菜单中关于电压设置的选项。

如何正确设置CPU电压?

正确设置CPU电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般步骤:

  1. 找到CPU Vcore Voltage或类似选项,这是控制CPU电压的参数。
  2. 根据CPU型号和需求,逐步调整电压数值。一般来说,增加0.01V的微调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3. 设定完毕后,保存设置并重启电脑。

注意事项:

  • 谨慎调整电压,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硬件损坏。
  • 在调整电压过程中,观察CPU温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通过正确设置CPU电压,可以提高CPU性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希望本文对你在技嘉主板BIOS中设置电压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五、苹果历代cpu性能变化?

苹果每一代都是提升25%性能,挤牙膏方式。

六、iphone历代cpu性能对比?

第一名:A161、工艺:相比前代升级到了台积电4nm制程工艺,核心架构是完全相同的。

2、核心:23.46Ghz性能核+42.02Ghz能效核,相比于a15只提升了0.23Ghz性能核频率。3、体验:与a15性能相比差距不大,可以理解为a15的超频版本,因此整体使用体验区别也不大。

第二名:A151、工艺:延续了前代的5nm制程工艺,采用6核6线程的架构。2、核心:使用2+4的核心设计,包含2个2.32Ghz性能核+4个2.0Ghz能效核。3、体验:每秒算力相比a14提升了35%,性能体验提升20%,整体性能更是超越了笔记本的m1芯片。

第三名:A141、工艺:从7nm升级到5nm,在性能和功耗上都有了巨大的升级。2、核心:延续了6核心架构(2+4),拥有2个高性能核心和4个低功耗核心,外加4核gpu。3、体验:相较a13运算速度提升20%,功耗降低40%,gpu提升15%,在游戏和日常使用方面都有更好体验。

第四名:A131、工艺:和a12相同的7nm制程工艺,在功耗上没有明显的提升。2、核心:依旧是6个cpu核心+4个gpu核心的设计,搭配8个神经核心。3、体验:整体性能提升20%左右,同时在ai计算上达到3-5倍,有着更加智能化的功能和服务。

七、cpu电压 历史?

早期CPU(286~486时代)的核心电压与I/O一致,通常为5V,由于当时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CPU的发热量过大,导致其寿命缩短。

不过那时的CPU集成度很低,而目前的CPU集成度相当高,因此显得现在的CPU发热量更大。随着CPU的制造工艺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目前台式机用CPU核电压通常为2V以内,笔记本专用CPU的工作电压相对更低,从而达到大幅减少功耗的目的,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CPU发热量。

而且现在的CPU会通过特殊的电压ID(VID)引脚来指示主板中嵌入的电压调节器自动设置正确的电压级别。

八、cpu低电压?

在保证CPU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降压能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明显。

可以非常显著的降低CPU的功耗,降低发热,让CPU跑到更高的频率上,获得更好的性能。

或者在相同的性能下降低其发热以后降低散热器的风扇转速来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

九、CPU超频电压?

在给主机超频时,CPU的步进电压不应超过0.05V。例如:母线CPU的工作电压为3.53V,那么在超频时为CPU调整的电压不应超过3.58V,调整好之后保存退出并重启电脑,观察CPU主频的提升量,然后正常使用电脑

十、cpu 电压设置?

具体步骤:

1. 开机按DEL,进入BIOS;

2. 在BIOS中依次找到Advanced--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3. 在面板中可以看到Voltage Control,也就是cpu电压调节功能,设定范围1.1-1.85v。通过它,可以自行调节cpu的工作电压。

4. 对BIOS不太了解,不建议调节,以免烧毁cpu。

上一篇:下一篇:锂电池怎么增加电压?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