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闸线圈动作电压?

一、什么是合闸线圈动作电压?

能够让合闸线圈励磁后吸住衔铁的电压就是动作电压

二、电压脱扣线圈原理?

脱扣线圈的工作原理:得电时候,磁铁吸和,动磁铁所带动的机构正常不脱扣,无电时候动作动磁铁断开。利用脱扣线圈的工作原理,来控制电气机构,以使电气设备通电和断电。

欠压脱扣器是一个线圈,中间有一个打击脚,卡在断路器机构牵引杆上,使机构始终处于解锁状态,保证无法储能合闸。(如此时强行储能合闸的话,会使牵引杆断裂)。当线圈得到足够的电压时,打击脚被吸合,退出牵引杆的运动轨迹,从而断路器可正常合分。

三、抱闸线圈电压?

抱闸线圈大部分都是220伏或380伏。

四、什么是线圈电压?

答:

线圈电压是给接触器内部线圈供电的,线圈电压一供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就会闭合,常闭触点就会断开,而接触器的电压是通过接触器的主端子的电压,也就是接触器所在电路的电压220V的是线圈电压。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动作,主触点闭合,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辅助常开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源。

五、继电器线圈电压?

继电器的线圈电压是继电器的能够动作的额定电压,若果电压不太高或者交直流不匹配会把继电器烧坏,若仅电压太低,即使继电器线圈通电,继电器也不会动作。

一般在继电器的外壳上都标有电压等级和型号,如实在没有表可通过型号,查找继电器的样本来确定继电器的线圈电压

六、线圈电压分几种?

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电压有380V、220V、110V直至24V、12V等,交直流兼有。我国一般工业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多为50HZ、380V、220V(机床出外)。 如果接触器外部没有标识,拆卸底盖(或腰部)取出线圈,会有明确的工作电源标示。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最常用的有~220v和~380v两种。

七、动作电压的定义?

动作电位(AP)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八、已知电机线圈内,外径和高度,工作频率以及电压,怎么求得线圈线径和匝数?

没有太理解你这个线圈的内径外径和高度,不过可以查看一下电机设计理论中,本体设计部分,电机的线径和匝数收到槽面积,电磁参数等影响,首先要根据A和Bderta等确定每槽导体书,在根据定子侧电流和电密要求确定线径。匝数主要就是根据磁通来确定的。软件可以试试ansys maxwell

九、放电线圈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一般为放电线圈额定容量1.7MVAR或3.4MVAR等,放电时间: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放电线圈应在5S内将电容器组的剩余电压降到50V以下。

放电线圈的出线端并联连接于电容器组的两个出线端,正常运行时承受电容器组的电压,其二次绕组反映一次变比,精度通常为50VA/0.5级,能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放电线圈适用于66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 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值.带有二次线圈,可供线路监控.在电容器停电时,放电线圈作为一个放电负荷,会快速泄放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荷,以满足电容器5min内5次自动投切的需要。

标准要求退出的电容器在5秒钟之内其端电压要小于50V。放电装置的选择:

一、放电线圈的电阻值应使电容器组的残留电压,在电容器组切断30s内,下降到65v以下(其放电初始电压为电网的额定电压),对于频繁自动投切的电容器组,从分断到再投入的时间间隔内,应使电容器祖上的残留电压下降到初始值得10%以下。

因此电容器最好采用专用的放电装置,国内生产的FD2-1.7/6型和FD2-1.7/10型的放电装置,应用于容量为5000KVA得高电容器组时,可以在20s内,将残留电压下降到50v。二、放电线圈的容量应能满足长期运行条件的要求,但不宜过大,容量越大,放电时间越长,电能损耗也越大,为减少放电线圈的损耗,一般规定每kvar的电容器,其放电线圈的损耗,不应超过1W。放电线圈实际上就是磁电式的电压互感器。

早期的时候确实是用电压互感器作放电线圈的。

而现时很多补偿装置的电压取样就是从放电线圈的二次端来的

十、线圈串联电压怎么求?

串联线圈如果阻值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线圈电压之和,如线圈阻值不同,总电压等于线圈1电压加线圈2电压加线圈3电压加……。

上一篇:下一篇:为什么家用电,电压是220伏?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