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了电感耦合,还有什么耦合方法?
光电耦合,阻容耦合
二、耦合电感的等效?
欢迎回来小二电路,这一节是耦合电感电路的最后一节,除了下期的习题课,这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章超过了三节来写,不仅是因为知识点多,而且还是比较难的,更多的还是为了能够让大家学懂。耦合电感这里有许多等效的知识点,都是需要我们掌握记住的。
这学期呢,耦合电感的功率咱们不学,我们学习后面的变压器原理和理想变压器,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进变压器的世界。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
一、变压器原理
1、变压器
变压器就是由两个互感线圈组成,一个接到电源(原边线圈),另一端接到负载(副边线圈),说白了就是利用互感,将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输能量。有时也可以传输一些信号什么的。
我从网上找了几张图片。
这个就是我们在有的电线杆上看见的一个大的像铁箱子一样的东西,从变电站传过来的电压很高,通过变压器降压,降到我们生活中的220V正常用电,夏天的时候,变压器周围很热,毕竟会有一些电损耗,我们叫“铁损”或者“铜损”,现在变压器里面的金属用的比较多的是硅钢片,用来降低损耗。
2、电路分析
在这我们还是和前面学习的相量、正弦稳态电路联系在一起。
这样等效大家可以很容易就看出来阻抗的值,而且两个电路结果一比较可以我们会发现有高度的对称性。
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小伙伴产生疑问了,上面的副边线圈电流是从同名端流出的,如果要是和原边线圈一样都是从同名端流入,那么算出来的又是怎样呢。
这个我自己也亲手算过,原边电路的所有都没变,只有副边线圈的电流I2算出来,多了一个“-”号,大家可以自己去尝试算一下,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这里总结一下这些量代表的意义:
(1)Z0表示副边对原边引入的阻抗;
(2)引入电阻,表示副边回路吸收的功率都是由原边提供的;
(3)X0,电抗,把转换的“-”号掩盖了,如果题目给的是“-”,那么引入的电抗与副边地电抗性相反。
我们来看一下,原边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一部分本身阻抗消耗,剩余都是副边线圈消耗的有功功率。
3、看个例题(PPT上有这个题)
一定要记住各原副线圈引入的阻抗公式,做题目的时候教大家一个好习惯,就是把我们举例的那个电路在草稿纸上画一下,这样更容易帮助你解题。
二、理想变压器
变压器理想化的三个条件:
①无损耗:线圈导线不含电阻,做铁芯的铁磁材料磁电导率无限大;
②全耦合:k=1;
③参数无限大:L1,L2,M都是趋于无穷,但是L1/L2再开根是n(匝数比)。
这些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理想变压器,就是没有漏磁,理想变压器模型如下:
我们来看个简单的例题: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第十章的知识点可总算结束了,画了三节,下期就是我们第十章后面的习题讲解了,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END—
编写:小二电路
三、关于耦合电感的端电压不是很懂?有没有大佬帮忙解一下?
我先评论一下这道题,不喜勿喷。
这道题不是电路分析题,是数学题,是不是数学老师给出的题啊?
你应该已经学过导数了吧,常量的导数为零、正弦函数的导数就是余弦函数啊。就是这么来的。不是电感变为零了。
耦合电感是交流电器 交流电器 交流电器.......一句话说了三遍就行了
你给他一次侧通个直流,是怎么回事儿?好家伙,还十个安培,不怕发生火灾?
是数学老师,我就无话可说了,他毕竟不是电专业的。如果是电专业的题,你就不怕把孩子带歪了?
你有没有一点儿实践经验啊?
要是那个孩子工作后,给变压器通个10安培的直流电流,发生了事故,你做老师的是要负责任的?
专业教学,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从一开始就要从实际出发,从应用的实际出发、从安全出发..........
补充:你可能说,我没说耦合线圈是理想的、一次侧还有电阻呢!别杠,我没看见。说实话,我非常反感在不属于电力的场合,在什么场合出题电流动不动就是安培量级的。
四、耦合电感会被导线短路吗?
可以短路
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抵消了:
jwL2I2+jwMI1=0
题主不要和电压源短路混淆!
五、耦合电感发热异常怎么解决?
电感线圈发热是由于线圈电阻很低,220V电压加上以后会产生很大电流,电流大就会很热,可以尝试增加电压频率,频率增加,感抗增加,电流就小了。 1,线经太细,这会导致电感的电阻很大,在电流的有效值一定的情况下,电杆发热就很正常了
六、你怎么理解耦合电感的功率?
耦合电感是指多个电感之间通过磁场耦合而产生的电感。在耦合电感中,不同电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系数,表示它们之间的耦合程度。
在电路中,当耦合电感电流发生变化时,耦合电感中的磁场会引起另一个电感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能量转移。耦合电感的功率就是这种能量转移的速率,通常也称为耦合系数。
耦合电感的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电流大小、磁通量变化、电感的大小和耦合系数等。当两个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较大时,它们之间的能量转移会更加显著,功率也会更大。
在实际应用中,耦合电感的功率常常被用来描述电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情况,例如在变压器、共振电路等应用中。
七、耦合电感阻抗计算?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八、耦合电感并联公式?
耦合电感并联的公式为:1/Lp = 1/L1 + 1/L2其中,Lp表示并联后的总电感,L1和L2分别表示并联的两个电感。在电路中,当两个电感并联时,它们的总电感可以通过求其倒数之和得到。这是因为并联电感时,电感的总能量是各个电感的能量之和。的应用范围广泛,特别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非常重要。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并联电感的总电感值,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感耦合效应。此外,该公式也可以用于计算其他电感网络的等效电感值,以便进行电路优化和性能分析。
九、耦合电感中存在有功功率吗?
我觉得任何电感是无功加有功的,只是电感的无功特性远远高于有功消耗,所以省略
十、耦合电感的耦合系数由什么决定?
K的大小反应了两线圈的磁耦合程度,与两线圈的结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磁介质的性质有关。在电力变压器中,为了有效地传输功率,采用紧密耦合,k值接近于1,而在无线电和通信方面,要求适当的、较松的耦合时,就需要调节两个线圈的相互位置。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耦合作用,就应合理布置线圈的位置,使之远离,或使两线圈的轴线相互垂直,或采用磁屏蔽方法等。互感系数M既小于或等于两个线圈自感的几何平均值 ,又小于或等于两个线圈自感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