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源两端的电压怎么求?
答电源电压等于负载电阻乘以电流
二、CE两端为电源电压一半正常么?
不正常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为R的电阻器通过电流I时,两端电压应该为U=IR。如果CE两端为电源电压一半,那么它的电阻器上通过电流就应该是不符合规律的,因此电压不正常。对于该问题,可以延伸讨论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影响电路电压的因素,例如电容、电感等。同时,也可以针对CE电路的具体情况,探讨导致异常的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电源两端为何会有电压?
电源两端的电压是指电源两个极之间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减去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以后的电压大小。根据全电路欧姆定理E=Ir+ U(E:电源电动势。I:流过电源的电流;r: 电源内阻。U: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三种状态:
①短路,电源两个极直接相连,使得U=0 ,I=E/r;
②断路,电源两个极断开,I=0,U=E;
③通路,电源两个极通过电阻R连接,I=E/(R +r),0<U<E。
四、电源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区别?
电源在开路情况下测得的电源电压,应该叫做电源的 “端电压”。 电源在正常工作时测得的电源的电压,应该叫做电源的 “额定电压”。 两个电压是不相同的。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这是因为端电压,是在电源开路的情况下测得的,电路没有电流流动,电路中不会产生电压降落;测试额定电压,电路中有工作电流,电流流经电源内阻,就会产生电压降落。
五、电源两端电压是怎么变化的?
电源本身有电动势,由于电动势的作用,电子从电源的负极出发,经过电气设备,回到电源正极,由于电流方向的定义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那么电流就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到负极,直流电电压理论说不会变化,但由于电源的内阻,还有负载的大小,影响了电压,有时会变化一点,但也就是高与低的变化。
六、谐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路呈现谐振状态有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串联谐振电容两端电压往往会高出电源电压很多。因为谐振时感抗XL等于容抗XcL总阻抗Z=XL-XcL+R=R电路呈现纯阻性负载,限制电路电流主要是电阻R,电容两端电压Uc等于电感两端电压电流I=U/
R由于UL=Uc=XL*I=Xc*I=Xc*U/
R可见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和电容的容抗成正比,与电阻R大小成反比。上式还可以写成Xc/R*U=QUQ称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如果电路的感抗越大电阻越小则品质因数Q越高,这时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就会比外加电压高很多,所以在电力电路中要避免出现谐振现象
七、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一: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该于导体的温度有关。
二:虽然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表示,但是,当导体确定后,它的阻值就一定,于有无电流没有关系。
八、20 将一灯泡接在电源两端,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有什么关系?
如果在这个电路图中只有一个灯泡和电源,那么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九、某实际电源的开路电压为12V,短路电流为6A,当外接负载电阻为10Ω时,其端电压是?
开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而短路时只有电源内阻作为负载,因此可以计算出电源内阻r=U/I=10÷5=2Ω 外接8Ω负载后,求电压有两种方法: 方法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负载电阻与电源内阻串联,电阻比值为8:2,因此电压比值也为8:2,又因为总电压为10V,因此8Ω电阻分压为10×8/(2+8)=8V 方法2:负载电阻与电源内阻串联,总电阻为2+8=10Ω,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回路中的电流为I=U/R=10÷10=1A,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此流过8Ω电阻的电流也是1A,因此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电压:U=IR=1×8=8V
十、一电阻与电源串联为什么电阻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这种情况有两种,一是电阻阻值太大,电路中电流很小,内电压很小,也就是常说的电压源。
二是电阻内部断路,相当于电路断开。
三是电源内阻很小,电路接通后内电压太小对路端电压几乎不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外电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是由于内电路电压很小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