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母线过电压?

一、直流母线过电压?

变频器的电路中,有整流部分,而端子部分有+ — 还有R S T 。这是分别加直流和交流的,所以你说的直流母线电压是指被整流后的电压,而过压的数值是由内部的模块或者单管的额定电压所决定的,当你加到800V左右的时候,就会跳故障,也就是说的过压。想搞明白这个问题不如先看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二、直流母线过电压的原因?

可能原因如下:

可能是变频器进线电压真的高;这种情况想办法降低进线电压(比如调整变压器档位等)

可能是变频器本身有故障,误报警(比如变频器使用多年老化);这种情况通过更换新变频器即可解决问题。

三、直流母线过电压如何处理?

1.

运行中的直流系统,若出现直流母线电压过低的信号时,值班人员应设法检查并消除,检查浮充电流是否正常?直流负荷突然增大时,应迅速调整放电调压器或分压开关,使母线电压保持在正常规定。

2.

当出现母线电压过高的信号时,应降低浮充电电流使母线电压恢复正常。

四、电梯直流母线过电压的原因?

电梯直流母线过电压有多个原因:

1、可能变频器处于再生制动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升高;这种情况想办法消除变频器的再生制动状态,或者增加制动电阻(需要匹配的制动电阻,否则容易损坏变频器)。

2、可能是变频器进线电压真的高;这种情况想办法降低进线电压(比如调整变压器档位等)

3、可能是变频器本身有故障,误报警(比如变频器使用多年老化);这种情况通过更换新变频器即可解决问题。

4、还有一种情况是电网谐波比较重,导致变频器报直流母线过电压;这种情况,在变频器输入端安装滤波电抗器会有效果。

五、逆变器直流过电压故障怎么维修?

逆变器直流过电压故障维修方法如下:

1.整流部分:整流民用都是单相交流输入,只需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判断好坏即可,同时还要注意整流桥的绝缘耐压;

2.检查继电器:限流电阻器抑制冲击电流的峰值。滤波电容器充电结束,滤波电容器充电结束,电阻短路用继电器等即将电流抑制电阻器的两端短路。一般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电阻没问题,确认一下继电器是否坏了或者触点烧连接了;

3、检查二极管:根据二极管单相导通性测试好坏。首先6组1 GBT 的静态阻值正反测电阻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判断异常的那一组损坏;

4、主回路静态测试:主回路静态测试有问题将问题原件拆除,然后对控制线路目测,没有明显烧焦痕迹的可以送电测试;

5、检测线路板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为标准,一般要有5 V (单片机供电小,正负15 V ( IC 供电);

6、使用示波器检测控制回路驱动部分:波形必须一致,发现异常的这一路驱动元件最好全部更换;

7、整体动态测试:直接测试逆变器输出电压是否稳定,电压值是否正常即可。

六、西门子直流母线过电压怎么解决?

西门子直流母线过电压解决方法如下:

一、减速过快导致直流母线过压,延长减速时间,如果不允许调时间,只能加刹车电阻解决。

二、负载属于回馈负载,如提升机负载,下行时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状态,能量回充到直流母线,只能加刹车电阻加以解决。当然也可以加网侧逆变器把能量会馈到电网,或者多台变频器共直流母线。

七、变频器直流过电压故障怎么解决?

造成变频器过电压故障的原因有:

1、输入电压过高:一般电源电压只要参数设置正确不会使变频器因过电压跳闸。电源输入侧的过电压主要是指电源侧的冲击过电压,如雷电引起的过电压、补偿电容在合闸或断开时形成的过电压等。对于这些情况可以采用在输入侧并联浪涌吸收装置或串联电抗器等方法加以解决。

2、外力拖动电机运行造成的再生过电压:我是这么认为的,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的实际转速高于变频器的指令转速,电机处于再生发电状态,这些电能无处消耗,汇集到直流母线上造成电压过高,产生过电压故障。这种情况可加装制动单元(部分变频器内置,可查看说明)和制动电阻解决。

3、变频器硬件问题:变频器内部检测部件问题,只能送专业维修。

八、西门子变频器直流母线过电压报警?

原因和分析

1.西门子直流母线模块的制动单元电阻故障

2.输入电压过高导致母线电压过高。

3.输出侧再生电超出消耗范围导致过电压。

4.母线模块的电容发生短路等故障导致过电压。(这种情况比较少)

5.检测电路故障,导致误报F006

这5点基本涵盖了西门子变频器报警F006故障的主要原因,我们还是建议从外部故障查起,比如首先测试一下输入电压是否稳定,是否缺相,对于直流母线的输出交流电压示波器的结果是否波动太大。

母线过压的几个因素,如果想准确的维修故障,只需做好排除工作就好了,但是难点也是在此。按照我们多年的维修经验,首先从输入电压这外部原因测试开始。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我们重点排查电机侧故障了,这个比较好排除,找到相同功率的和负载的电机进行调换测试。一般原因2和1就能排除了。

其中有一个细节还需要关注的,那就是上电就报警F006还是上电后运行报警F006的这个也可以帮助我们缩小范围,如果是F006上电就报的那么可以先重点关照一下检查电路故障了。跟换损坏元器件即可解决故障问题。如何是上电运行后才报的,那么是母线制动电阻故障或者母线电容器短路故障。检测制动电阻值是否正常,和电机端再生电压需要匹配才行。一句话概括母线故障的话重点检测制动电阻和母线的电容元件。一般都能检测出故障。

九、安川变频器报过电压是交流还是直流?

变频器过电压一般是指内部的支流母线电压过载,当然也不排除输入输出交流电压过载,建议你还是根据变频器报错的代码对照手册去查找问题

十、绝缘电阻,耐过电压,泄露电流?

题主的问题很简练,但内涵还是有的。

在阐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相关资料。

第一,关于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GB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中的一段定义,如下:

注意这里在绝缘特性条目下定义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指的是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金属外壳)之间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与空气介质(或者其它介质)的击穿特性有关。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著名的巴申曲线,是巴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来的。

巴申曲线的横坐标是电气间隙d与气压p的乘积,纵坐标就是击穿电压。我们看到,曲线有最小值存在。对于空气介质来说,我们发现它的击穿电压最小值大约在0.4kV,而pd值大约在0.4左右。

如果固定大气压强,则我们可以推得击穿电压与电气间隙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1:

我们看到,如果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是2.5kV,则最小电气间隙是1.5毫米。

(2)爬电距离

所谓爬电距离,是指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之间,沿着绝缘材料的表面伸展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与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有关,与绝缘材料的表面污染等级也有关。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2:

注意看,若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是400V,并且污染等级为III,则爬电距离最小值为5毫米。

第二,关于泄露电流

我们来看下图:

上图的左侧我们看到了由导体、绝缘体和金属骨架接地体(或者外壳)构成的系统,并注意到泄露电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电容电流Ic,第二部分是表面漏电流Ir。表面漏电流是阻性的,而电容电流是容性的,因此它与超前表面漏电流90度。于是,所谓的泄露电流Ia自然就是两者的矢量和了。

注意到两者夹角的正切值被称为介质损耗因数,见上图的右侧,我们能看到电容电流与表面漏电流的关系。

介质损耗因数反映了绝缘介质能量损耗的大小,以及绝缘材料的特性。最重要的是:介质损耗因数与材料的尺寸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常常采用介质损耗因数来衡量绝缘介质的品质。

可见,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兆欧表的显示值来判断绝缘性能的好坏。

那么绝缘材料的击穿与什么有关?第一是材料的电击穿,第二是材料的气泡击穿。

简单解释材料的气泡击穿:如果绝缘材料内部有气泡,而气泡的击穿电压低于固体材料的击穿电压,因此在绝缘材料的内部会出现局部放电。局部放电的结果会使得绝缘材料从内部发生破坏,并最终被击穿失效。

第三,关于过电压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其一是来自电源的过电压,其二是线路中的感性负荷在切换时产生的过电压,其三是雷击过电压。

对于电器来说,它的额定绝缘电压就是最高使用电压,若在使用中超过额定绝缘电压,就有可能使得电器损坏。

===============

有了上述这些预备知识,我们就可以讨论题主的问题了。

题主的关注点是在家用电器上。

关于国家标准中对家用电器的专业名词解释,可参阅GB/T 2900-29《电工术语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不管是配电电器抑或是家用电器,它们在设计出来上市前,都必须通过型式试验的认证,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因此,型式试验可以说是电器参数权威测试。

不过,要论述这些试验,显然不是这个帖子所能够表达的,这需要几本书。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配电电器型式试验中有关耐压测试和绝缘能力测试的具体要求吧。具体见GB 7251.1-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1)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这两个参数的具体要求如下:

2)对于过电压的要求

其实,电器中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电器的温升密切相关。因此在标准中,对温升也提出了要求:

这个帖子到这里应当结束了。

虽然我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但从描述中可以看到,题主的问题答案并不简单。建议题主去看专门书籍,会彻底明了其中的道理,以及测试所用的电路图、测试要求和规范。

上一篇:下一篇:电池并联电压怎么算?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