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电容串联后电压跃变的公式?

一、两电容串联后电压跃变的公式?

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电容器公式)

1、电容器公式/电容公式:C=Q/U

C(电容的大小);Q(带电量);U(电压)。

2、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εS/4πkd

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 k则是静电力常量。

3、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板间电场强度E=U/d

4、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5、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电容串联后容量是减小了,但是这样可以增加他的耐压值。

6、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电容并联后容量是增大了,并联耐压数值按最小的计算。计算公式是:C1+C2

二、为什么电容的电压可以发生跃变?

此种现象叫做强迫跃变,强迫跃变一般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电路中存在有全部由电容组成的回路;

第一种情况,由电容与理想电压源组成的回路。 有一年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考了此类题目,不要硬搬换路定则

三、电感电压跃变?

电感举例:I=dU/dt,电流不能跃变,(电流电压是同一个过程量)电压也自然没办法跃变。电容同理。

四、在什么情况下,电容电压可以发生跃变?在什么情况下,电感电流可以发生跃变?

此种现象叫做强迫跃变,强迫跃变一般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电路中存在有全部由电容组成的回路;第一种情况,由电容与理想电压源组成的回路。

有一年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考了此类题目,不要硬搬换路定则

五、加了电容后为什么电压会变高?

说的是整流输出电压吧。这是因为,整流出来的电压是脉动的,不经电容滤波,电压表测不出它的峰值(一般电压表是测平均值的),加了 电容之后,由于电容的储能作用(电容上的电压可以达到峰值),这时测出的电压就比之前会高,至于高多少就与负载的轻重有关了,对于工频电压最高可以达到标称电压的1.4倍。

六、为什么电容并联电阻电压不能跳变?

由于电容和电阻是并联接在交流电路中,所以,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

但两个元件中的电流却不一样,差别就是两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而电容中的电流将超前电阻电流90°。

上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逐渐从最小到最大.电流从最大到最小直至为0

电阻因与电容并联,电压初始最小,最后为最大,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从最小到最大.值为U/R

七、为什么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在换路的瞬间前后不能跃变?

因为电容在充电后储存的是电能,换路后电子不会突然消失而是慢慢移动,所以正负电子建立的电场维持电压不会突变。

换路时,若构成的回路不会造成短时间内能量的彻底泄放,则能量必定存在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外在表现即为电容电压/电感电流逐渐变化。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S/4πkd 。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八、l有极电容变无极电容怎么变?

是用二个电容把二个电容的任一极性相接、正正相接或负负相接,容量减半

九、给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压会变吗?

是的。

1,在纯电阻电路中,

电容器充电时:电压逐渐增大直到达额定值,电流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电容器放电时:电压逐渐减小到零;电流是逐渐减小到零。

2,在L一C电路中:

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电压逐渐增到最大值,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由最大值逐渐变为零。

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电压由最大值逐渐变为零,由于线圈自感作用,电流由零逐渐达到最大值。

十、电容电压规格?

不太明白你问题的意思,按你的说法电容两端是接在直流电压上的,只要电压值小于电容标识电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两端电压小于400V就行,如果是脉动直流电压,那电容电压要大于脉动电压的峰峰值。另如果是交流电容,那标识电压要大于交流最大值才可以,即接在交流220伏有效值电路中的电容标识电压要大于最大值310V才可

上一篇:下一篇:电脑电源电压不稳怎么办?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