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因为该实验电路是串联电路。当更换定值电阻后,电路的总电阻(R总=R定+R变)变了,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U总/R总,电路中电流I也会发生变化。
而滑动变阻器的输入电阻R变没有变,U变=IR变,它的两端电压U变也会随之变化,而电压表并在定值电阻两端,定值电阻R定的两端电压U定=U总-U变,也就发生变化。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的实验?
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而电压会分配在不同电阻上,使得电位差呈现不同的大小。同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配到不同的电阻上,造成电压大小相同,但流过不同电阻的电流不同。此外,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的和。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这些特点,并了解串并联电路的不同性质和应用场景。
三、在探究实验中要遵循什么原则在探究实验?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步骤?
初中物理中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1设计实验电路图,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连接时断开开关,并把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值,3首先接入5Ω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保持不变并测量记录电流,再接入10欧姆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保持原来的值不变,并记录电流值,以此类推接入15欧,20欧的电阻分别记录电流值,4,做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5收拾整理器材。
五、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在试验中的作用是?
滑动变阻器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原理:控制电阻R不变,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U,研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需要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比如换成5Ω的电阻),再测量一组数据,并画出对应的图像。扩展资料主要材料: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材料一般为康铜丝或镍铬合金丝,将康铜丝或镍铬合金丝绕制在绝缘筒上,两端用引线引出,变阻器的滑片接触电阻丝并可调节到两端的距离。从而改变金属杆到电阻丝两端的电阻,这就组成了滑动变阻器。还有就是用电阻材料(比如碳质材料)“镀”在绝缘基板上,由中间的滑片来调节电阻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可以作限流器用,也可以作分压器用。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如何选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是由电路中的需要来决定的。
六、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用了什么方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
七、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电流与电压关系两个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都是什么?谢谢?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为了保持定值R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中,要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例如,假设电源电压为4伏。开始时定值电阻R为10欧,R两端电压表读数为2伏,这是电流表的读数为0.2安,同时可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4-2)/0.2=10殴。当定值电阻R换为20殴时,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则总电流为4/(20+10)=4/30安,R两端电压表的读数应为20×4/30=8/3≈2.67伏。要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读数(U=2V)不变,就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R两端电压为2伏,此时,电流表读数为2/20=0.1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4-2)/0.1=20欧,即定值电阻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阻值增大的方向滑动,直至R两端电压表达到所需数值为止。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是研究电阻变了,电流怎样变化的规律,而非计算电阻值(所研究电阻的阻值是给定的,即定值电阻)。所以实验中,要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你忽视了这一前提,而得到“电压不变 不就是电流也不变了吗, 那求出来的电阻不也就一样吗?”的疑问。实际上应该反过来,先是定值电阻变而使电流变,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则采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值)的方法,改变总电流,使得总电流与定值电阻R的乘积(电压)不变。
八、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
引言
电流与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关系对于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电子流动至关重要。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电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电子器件和电路。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
- 搭建电路:使用导线将电源、电阻器和电流表依次连接起来,保证电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测量电流:通过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每个电阻下的电流值。
- 改变电阻值:使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器替换原有电阻器,并重复步骤2,记录电流值。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绘制出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即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反之亦然。
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加。这符合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并非完全线性,这是由于电源电压的影响以及电阻内部的电阻变化等原因所导致。
应用与意义
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对于电子学和电路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通过深入理解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我们可以设计出更高效、可靠的电子器件和电路。此外,对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电路中的问题,并提高电路的性能。
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验证了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与电阻成正比,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反之亦然。
致谢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实验探究的内容,对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电学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以解决相关问题。
九、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怎么做实验?
电压一定时,导体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来自欧姆定律。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器材有电源、导线若干、开关、电阻6个,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实验时,将器材串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分别在电压相同时,测量6个电阻的电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R处断路。
十、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与风机使用中的关系?
如题,记得中学物理课学的,功率=电流*电压,好像这么说的,可是在风机这个行业,一般配置的风机的电机都是跑满电流的,例如11kw电机,跑电流20A左右,可是电压是380V的,按照公式,功率=20*380=7600瓦,应该是7.5kw的,对此表示不理解了,请高手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