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串联并联计算题?
初中物理电路只考串联和并联,不考混联电路。过关武器是串并联电路规律,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等。物理是有血有肉的自然科学,规律公式有内在联系,并不是死记硬背之能是。分析电路必须看懂悟透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数理结合,图象结合综合考题是最大挑战。
二、初中物理电功率计算题?
初中物理电功率计算公式有两个,一个是定义式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即p=w/t,另一个是电学计算式,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即p=UI,如果知道了电功消耗的电能和通电时间,就要用定义式,如果知道了电压u电流I和电阻R就要用电学计算式,另外电学计算式还有两个是根据欧姆定律变化而来,p=u²/R和p=I².R。
三、初中物理声现象计算题?
《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每题3分) 1.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 2.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固体能传播声音快 B.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C.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 3.吹笛子发声主要依靠(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柱振动发声 C.人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不正确 4.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 A.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 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 C.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6.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7.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调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调低,响度大 8.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主要是( ) A.心脏以每分钟70次左右搏动发出的声音 B.由于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进入心脏时发出的频率数百赫兹的声音 C.心脏收缩时发出的声 D.上述三种声音都可以听到 9.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D.灌水过程中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0.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1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烯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上安装高音喇叭 12.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3.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有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危害人体健康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可循,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14.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15.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 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4分,多选、错选0分,少选得1分) 1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好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 A.铁匠用锤打烧红的铁器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17.“神舟”五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指日可待,试分析,在月球上的下列哪种活动不可实现( ) A.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 B.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C.人在月球上行走 D.两个人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面对面交谈 18.下列不是为了增大响度的事例是( ) A.喇叭做成筒状基础 B.用医用听诊器听内脏声音 C.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 D.回声到达人耳时与原声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 19.落在树上的猫头鹰的两只耳朵是不对称的,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或高或低,这样,树下的动物如果发出声响,它就能确定树下动物的位置,以便于它的捕食,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树下的动物到它的两耳距离不等时,能很好地确定树下动物的位置 B.树下的动物在它的正下方时,能很好地确定树下动物的位置 C.树下的动物不在它的正下方时,可能不能准确地确定树下动物的位置 D.猫头鹰白天靠眼睛确定动物的位置捕食,夜晚靠双耳效应捕食 三、填空题 (每空1分) 20.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间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奇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21.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________,而我们并没有敲左边的音叉,这就证明了右边音叉的振动是靠_____传给了左边相同的音叉。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____(能或不能)听到声音,___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 22.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3.一把琵琶。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_____增加,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 24.大鼓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____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______可以很小。 25.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分贝~25分贝,扬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的。 26.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鱼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渔网,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说明______________ 28.在剧院里,我们听到音乐有丰富的立体感,这是因为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 29.我们在购买花盆时,常拿来起花盆,轻轻地敲击它,根据敲击时发出声音,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是根据_________来判断花盆是否破损的。 30.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_______不同,能区分出锣声和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不同。 31.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3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这种方法来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 3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 四、计算题 (1题6分,2题9分,3题10分) 1.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2.一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1S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3.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商量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 五、选做题 (10分) 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62.5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的速度?
四、初中物理计算题多吗?
中考的物理题并不多,只有一道题。价值分值为六分儿。不太难,一般都会考电,只要你写出对应的公式,会给你一分儿的。
分年级,如果是初三的话,应该会考密度计算,如果到初四着重为电的计算。
个人认为电的计算会比密度计算更难。一般中考都是教研员出题,所以计算题最终会考电还是考密度。就不太清楚了。
五、初中物理速度典型计算题?
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
题目: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A地到B地要用时1小时30分钟,B地到C地要用时2小时,问小明从A地到C地共用时多长时间?假设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
解题思路:
1. 首先计算小明从A地到B地的距离。由于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小明的速度是20公里/小时,他从A地到B地用时1小时30分钟,也就是1.5小时,因此他从A地到B地的路程等于20公里/小时 × 1.5小时 = 30公里。
2. 接下来计算小明从B地到C地的距离。小明从B地到C地用时2小时,因此他从B地到C地的路程等于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
3. 最后计算小明从A地到C地的总路程和总用时。因为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小明从A地到C地的路程等于从A地到B地的路程和从B地到C地的路程之和,即30公里 + 40公里 = 70公里。小明从A地到C地的总用时等于从A地到B地的用时和从B地到C地的用时之和,即1.5小时 + 2小时 = 3.5小时。
因此,小明从A地到C地共用时3.5小时,路程为70公里。
六、初中物理电路图画图规则?
初中的电路图首先要画出电压电阻包括连接的东西,同时标出电流方向。不过也要看题目的要求来画图 以下面这个灯泡为例:
七、初中物理电路图改错技巧?
严格按照实验原理的电路图进行改正,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行更改
八、初中物理电路图的定义?
初中物理电路图是表示实物连结情况的图帮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和进行一些简单电学计算
九、怎样看懂初中物理电路图?
看电路图首先要注意的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混联.
串联十分简单.并联电路首先要找干路:从正负极出发,顺电线找直到分叉的一段就是干路,从干路分出去后的支路,要把它看成单独的串联电路.混联比较复杂,也是先找干路,可能干路有用电器,不管它,直到分出支路后各个击破.
电压表是测用电器两端电压的,电压可以想象成是某种压力,它推着电往前运动,才形成了电流,所以用电器两端是有电压的,要测这两端电压,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到用电器两端,因为并联时,支路电压相等,而电压表与用电器各在支路,因此电压表测的电压就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看电压表是测什么的,就看连电压表两端的导线并到(连到,接到)哪个或哪些用电器的两端,换句话说,也就是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把哪个或哪些用电器包起来了.
电流表是测电路中电流大小的,电流表要串联到电路中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相等.
看电流表是测什么的,就是看电流表与哪个或哪些用电器串联,换句话说,就是看电流表与哪个或哪些用电器在一条直线上,切记不能分叉,电流表只测一条支路电流.
十、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
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
首先,看到电路图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 一定要记住两种电路各自的电流电压的特点 可以将已知的条件标注在图上 还有,多做有关这方面的典型习题,尤其是老师的举例,多问同学和老师同一个电路图可能有不同看法或分析方法的,但结果是一样的物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多观察,善于思考电路图不会刻意和老师多沟通画电路图的方法:先辨别是串联还是并联,若是并联,再找开关控制哪条干路和支路。
首先牢记电器符号的代表意义,弄清每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结合生活中常遇电路,多看、多画、多联系实际。 遇到电路图时,按:电源+——开关——用电器——电源- 的顺序看 , 注意串联、并联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分流、限流等)。这个还是要多加练习的。
最基本的,先找到电源正极,电流就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 遇到分叉路的时候这样看: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没有任何电器的,只是一条导线,或者只有电流表,(初中阶段电流表是可以看做没有电阻的,所以也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所有的`电流肯定只会走这个叉路,不会走别的地方。 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有电压表的(初中阶段电压表看做电阻无限大,也就相当于断路),那么电流肯定不会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