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失真原因?

一、电路失真原因?

电路中,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有:

1、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好,使输出信号进入非线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

2、三极管参数的非线性,如电流放大系数β的非线性(通常Ic加大,β下降)。

3、为稳定工作点引入了一些非线性器件,如二极管、温控电阻也会在一定范围外形成非线性失真。

二、什么叫预失真电路?

"预失真电路"就是人为地加入一个特性与包括功放在内的系统非线性失真恰好相反的系统,进行互相补偿,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并有较大的频带宽度。当输入信号在进入功率放大器前,通过使用预失真技术,在整个功率变化范围内进行放大增益和相位变化的补偿。如果这种预失真特性能够随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由温度、电源电压、管子老化等因素引起的性能变化就可以得到补偿。

目前预失真技术包括三种方法:①射频预失真。②中频预失真。③基带预失真。其中射频预失真方法一般采用模拟电路进行预失真处理,因为高频电路的温度漂移、电路实现复杂、制造成本高等因素,所以预失真一般置于基带或中频中实现。

三、放大电路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怎样区分?

饱和失真是放大器输入信号过强,导致晶体管非线性饱和,使输出信号产生削顶失真!(若是音频就会有吐字不清的阻塞之感)截止失真是放器因偏值过低或极度饱和导致断续截止,使输出信号产生断续感!

四、Multisim怎么设计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放大电路?

输入信号是正弦波时 截止失真就是底部削平的波形。 饱和失真就是顶部削平的波形。 画出来,很容易。

五、半波整流电路计算例题?

半波整流电路的电压等于0.45倍的算变压器副边电压,9V/0.45=20V,这样变压器副边电压可以选20-24V。 9/18=0.5A,整流二极管型号规格可以选IN4001-IN4007,即:1A100V以上。

六、电路端电压公式例题?

下面作一例题:

有一个直流电路,电源电压为U伏特,正极经过电阻R1后串接控制开关K。开关K输出到电阻R2,R2的输出到电源负极。求,开关K闭合后,电阻R2的端电压(压降)是多少?

解:U2(端电压)=I(线路电流)×R2=U×R2÷(R1+R2)。

因而,电路端电压公式为:U2(端电压)=U×R2÷(R1+R2)。

七、共基放大电路失真分析?

共基放大电路失真的分析:

交越失真,是发射极处于临界导通产生的非线性失真。

二是饱和失真,当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下,放大能力已经丧失了,输入电压已经控制不了输出电压了,输入电压波形状,到输出端已经严重变形了,这种失真叫饱和失真。

八、放大电路可能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吗?

1、放大电路不可能同一瞬间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2、放大电路对放大信号可能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例如,正弦波经过放大电路,可能同时出现削顶和削底。

九、电路失真是什么意思?

答:电路失真一般是指对信号进入处理前后除幅度大小以外,形状发生变化,失去了原来有的形状。电路中,失真的表现有很多种,如截顶失真,频率失真,互调失真,相位失真等。

十、放大电路波形失真怎么办?

三极管交流放大电路(共射极电路)的失真主要是因为静态工作点选的不对偏高或偏低

静态工作点偏高会导致信号在正半波时使得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域电流ic达到饱和与ib的比值不是β发生了正波被削掉了峰值

静态工作点偏低信号在负半波时三极管进入截止状态IC几乎为零负半波也被消掉一块发生波形失真

可以针对失真的实际情况改变静态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即通过调整基极的偏置电阻来改变静态偏置电流IB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也可以引入负反馈来降低放大倍数稳定静态工作点

注意进入放大电路的信号也不应超过一定值否则也会使三极管进入非放大状态造成失真

另外,三极管作为放大器,工作时的电压或者电流频率必须在三极管正常工作的频率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频带,当工作频率低于或者高于这个通频带时,也会出现失真现象。

上一篇:下一篇: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应如何操作?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