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
理想集成运放是指集成运放的各项指标均为理想特性值。一个理想集成运放应具各以下基本条件:
①差模电压增益为无限大,即Aud,=∞;
②输人电阻为无限大,即Rid=∞;
③输出电阻为零ro=0;
④共模抑制比为无限大,即CMRR=∞;
⑤转换速率为无限大,即sR=∞;
⑥具有无限宽的频带;
⑦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及其温漂均为零;
⑧干扰和噪声均为零。
只要uid=up-un很小,理想运放就处于线性应用状态。一般,由于理想运放Aud很大,加入负反馈则必为深度负反馈,理想运放将处于线性应用状态。当然还有其他情况的线性应用状态。
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即未接入负反馈电路时的增益,这个值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三、理想电路元件性质?
电路是由导线把电器元件连接而成。实际电器元件的特性并不是单一的。如闭合的电路中的电源同时具有电压和电流,还有内阻。在电路讨论中往往只考虑电压,不考虑电流和内阻就是理想的电压电源;不考虑电压和内阻,只考虑电流就三电流电源。
又如导线,在电路中常常只考虑导电的性能,而不考虑导线的电阻等次要的性质。
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电路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某些电磁现象,我们就把理想化的电路器件叫做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不严格的说,用理想导体连接理想电器元件形成的电路就是理想电路。
严格的说,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这个模拟实际电路的 理想电路就是被模拟的实际电路的模型。 你的问题关键在于理解想电路元件。 所谓理想电路元件就是忽略实际电器元件的次要性质,只表征它的“理想”化的元件。
四、非电阻电路?
例如:电灯,电烙铁,熨斗,等等,他们只是发热。它们都是纯电阻电路。
但是,发动机,电风扇等,除了发热以外,还对外做功,所以这些是非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只有电阻、电源、导线,电能不能转化为热能以外的能量形式的电路。
通电状态下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电阻的内能,不对外做功而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电阻的内能一部分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发动机,电扇等,一部分电能就要转化为机械能电路中,如果电容为零,电感为零的电路就是纯电阻电路。
平时使用的电炉,白炽灯就认为是纯电阻电路了。但电路中电容、电感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
五、运算放大器电路图讲解?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增益(放大倍数),并带深度负反馈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它通过线性或非线性元件组成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多种数字运算和处理。 理想运算放大器应具有的理想参数如下:
⑴开环电压增益A vo =∞;
⑵输入电阻r i =∞;
⑶输出电阻r o =0;
⑷开环带宽BW=∞;
⑸当同相端的电压UP和反相端的电压U N 相等时,即U P =U N ,U o =0;
⑹没有温度漂移
六、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点?
虚短路和虚断路是运放的基本特点之一,虚断路跟输入电阻有关,你已经知道了。
我解释一下虚短路。任何一个运算放大器,其输入与输出都满足: Uo=Ad(Up-Un),Up和Un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Ad是开环电压增益,Uo是输出。运算放大器的中间级是多级共射放大电路,放大能力很强,开环电压增益很高,通常都超过100000倍,多的可以达到1000万倍,从运放的输出级看,一般都是互补推挽放大电路(相当于乙类)或者准互补放大电路(相当于甲乙类),这种电路结构就决定了运放的输出电压不会超过电源电压。以一般运放而言,电源电压一般在正负18V以下,是一个极有限的值,而开环增益却很大,这样一算下来,Up-Un必须非常小才行,因此有近似于Up=Un,接近于短路。这就是虚短路的来源。七、纯电路非纯电路区别?
纯电路和非纯电路是电路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如下:
1. 定义不同:纯电路指只包含电源和电阻元件的电路,不包含电感和电容等元件;非纯电路指包含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各种元件的电路。
2. 稳定性不同:纯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非纯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受到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影响,不是稳定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 物理模型不同:纯电路可以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简单的物理定律来描述和分析;非纯电路则需要用到更加复杂的物理模型,如麦克斯韦方程等。
4. 应用范围不同:纯电路主要应用于直流电路和低频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非纯电路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电磁波传输等领域。
总之,纯电路和非纯电路是电路中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定义、稳定性、物理模型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八、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理想液体的概述:溶液中的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2、实际液体的概述:实际溶液是实际存在的溶液,实际溶液的溶剂不遵守拉乌尔定律,溶质也不遵守亨利定律。
二、两者的应用不同:
1、理想液体的应用:一般溶液大都不具有理想溶液的性质。但是因为理想溶液所服从的规律较简单,并且实际上,许多溶液在一定的浓度区间的某些性质常表现得很像理想溶液,所以引入理想溶液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有价值,而且也有实际意义。在物理化学中,只要对从理想溶液所得到的公式作一些修正,就能用之于实际溶液。
2、实际液体的应用:实际溶液化学位就不可能写成像理想溶液各组元化学位那样简明的浓度显函数形式。因此,在涉及实际溶液稳得化学平衡时,平衡常数就不能简单地用平衡浓度商来表示。
三、两者的相关理论不同:
1、理想液体的相关理论:对于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反映的就是同一客观规律。其微观模型是溶液中各物质分子的大小及各种分子间力(如由A、B二物质组成的溶液,即为A-A、B-B及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性质相同。
由此可推断:几种物质经等温等压混合为理想溶液,将无热效应,且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这一结论也可由热力学推导出来。
2、实际液体的相关理论:蒸气压高于理论值,说明溶液中两类分子A-B(此处为Fe-Cu)间相互作用力小于同类分子B-B间的吸引力(此处为Cu-Cu),则当把A分子渗入到B分子时,必然减少B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B变得易于自液体中逸出,所以B组元的蒸气分压产生正偏差。
由于同名质点(同类分子)相互作用力大于异名质点(两类分子),而相互作用力大者有聚集倾向。因此正偏差的极端情况是液相分层。
九、什么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
能达到使用者目标的电路元件或电路模型称为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另一个是把电路元件或电路模型理想化,是指元件参数在理论上是准确的,如导线电阻为零(实际上不可能),电池内阻为零、半导体元件无自耗无漂移…理想电路是也是这样与理论无差异。这都是理论上的,实际上都会与理论有或多或少偏差,在一定偏差中(误差)就认为是理想元件或理想电路模型。
十、电路理想元件包括那些?
电路中常用的理想电路元件有电阻、电感、电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理想电路元件分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
能向电路网络提供能量的元件为有源元件;吸收电源能量,并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将它储存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元件为无源元件.从功率角度考虑前者发出功率,后者吸收功率.
理想无源元件包括理想电阻元件、理想电容元件和理想电感元件.其中电阻是表征电路中电能消耗的理想元件;电容是表征电路中电场能储存的理想元件;电感是表征电路中磁场能储存的理想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