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是指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一百多年来,电话交换机虽然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交换的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 当电话机数量增多,就使用彼此连接起来的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工作。注意,是这种交换机采用了电路交换的方式,后来的分组交换也是采用了一样的电信网,只是不一样类型的交换机(当然协议也不同)。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先拨号建立连接:当拨号的信令通过许多交换机到达被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时,该交换机就向用户的电话机振铃;在被叫用户摘机且摘机信号传送回到主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后,呼叫即完成,这时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通话过程。通话结束挂机后,挂机信令告诉这些交换机,使交换机释放刚才这条物理通路。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称为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用户到交换机之间的叫用户线,归电话用户专用。交换机之间、许多用户共享的叫中继线,拥有大量的话路,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占用其中的一个话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
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可以打一次电话来体验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交换机就知道了要和谁通话,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在通信时建立(即联接)电路,通信完毕时拆除(即断开)电路。至于在通信过程中双方传送信息的内容,与交换系统无关。
举例来说,我们假设有A、B两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部交换机并有一千个用户,两个交换机之间用100条中继线连接着。那么,如果我们说:在A城的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电路,我们指的是把两条用户线路通过A城的交换机联接起来。但当我们说:在A城的一个用户和B城的一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电路时,我们指的就是由A城的用户线路经A城交换机联接到A、B城之间的一条中继线路,再经B城交换机联接到B城的用户线路上。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中继线路总是大大少于用户线路,并且为所有用户所共享。那么,当我们占用了一条中继线路以后,即使我们不传送信息,别人也不能使用,这就是电路交换最主要的缺点。
二、网络交换技术?
你在班里喊一声,都能听到,就是网络交换,代表设备hub和交换机。
你想让异地的一个班级听到你喊话,就是3层网络交换,需要电话或邮局等手段把你喊话内容传输到异地的班级,代表设备路由器。
还有其他类型的网络交换,基本上每个网络协议,都是负责一个类型的网络交换,比如交换机间的生成树协议,路由器直接的BPG协议。
把你的问题解释详细,打印成a4纸应该有10层楼高吧……
三、电路交换公式?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四、简述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
优点:1.信息传输时延小2.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据信道上进行“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处理,交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用附加控制信息,使信息的传送效率较高3.信息的编译吗和代码格式由通信双方决定,与交换网络无关。
缺点:1.网络的利用率低2.线路的利用率低3.限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控制方式的相互直通4.无呼损。
报文交换:
优点: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利用动态的复用技术,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传输时延大,而且变化的范围比较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
分组交换
优点:1.可以对不同的接口终端进行匹配2.网络轻载情况下,传输时延较小,且比较稳定3.线路利用率高4.可靠性高5.经济效益好
缺点:1.网络系统附加了大量的控制信息,对于报文较长的信息传输率低2.技术实现复杂
五、交换机帧交换技术?
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太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背板的某个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
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太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背板的某个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客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帧交换
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
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优先级控制。
信元交换
ATM技术代表了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解决目前网络通信中众多难题的一剂"良药",ATM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六、[交换机]交换机几种交换技术?
交换机几种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
1.端口交换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客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帧交换帧交换是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
3.信元交换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七、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
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的关键设备。交换机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演进,其中三层交换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改进。本文将探讨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三层交换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三层交换技术是指在交换机中集成了路由功能,使其能够在网络层上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传统的二层交换机只能实现基于MAC地址的交换,而无法进行更高层次的数据处理。而三层交换机则结合了网络层的功能,具备了更全面和智能的数据转发能力。
三层交换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路由表和路由选择协议。交换机中的路由表存储着网络的拓扑信息和路由策略,根据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当数据包到达三层交换机时,它会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确定最佳路径,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接口。
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的演进历程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和网络应用的复杂化,传统的交换机面临着吞吐量和性能瓶颈的挑战。为了满足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需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技术逐渐发展和演进。
最早期的三层交换机采用了静态路由的方式,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对网络拓扑变化不能做出及时应对。然而,这种方法逐渐被动态路由协议所取代。动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路由信息,自动计算并更新路由表,可以有效应对网络拓扑变化,提高了网络的弹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逐渐实现了大规模的路由聚合和多种路由协议的支持。通过路由聚合,交换机可以将多个小规模的路由表合并为一个大规模的路由表,减少了路由表的大小和内存开销。
同时,交换机还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网络的需求。这样的设计使得交换机可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灵活性。
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的应用案例
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 企业网络:在企业网络中,三层交换机可以用来连接不同部门和办公区域,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联和通信。通过合理的路由策略,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 数据中心:在大型数据中心中,三层交换机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可以实现不同硬件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 云计算:在云计算环境中,三层交换技术可以提供虚拟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和通信。通过虚拟化技术,交换机可以灵活地管理和配置网络资源,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结语
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的演进与应用为网络通信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灵活性。通过集成路由功能,交换机能够在网络层上进行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智能性和效率。在各种实际应用中,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为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八、电话系统采用的通信交换技术是什么?是不是电路交换,还是直接交换?
电话系统采用的通信交换技术:
1.目前主要是程控交换,主要设备有1240和5号机;
2.IT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在用的技术有AG与宽带设备共用的宽窄带设备和PON电话语音业务;是不是电路交换,还是直接交换?:是电话语音业务的一种通信手段,具体的电话语音是由交换控制台服务器集中存储转发,通过交换设备交换至客户端,程控交换采用电子式,IT采用标识式,由交换服务中心服务器总控。
九、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两者的关系?
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共同点是: 在数据传输之前都要建立连接,在数据传输之后都要拆除连接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不同点是:电路交换建立的是物理连接,而虚电路交换建立的是逻辑链接
十、如何理解ATM交换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结合?
ATM交换是一种融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交换技术,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并且能够保证Q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