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控硅过零触发原理?
过零触发顾名思义就是过零点时候触发可控硅,交流电因为有正负半周,在正半周到负半周或者由负半周到正半周过程时候都要经过零点,在一定的时间内改变导通周波数来改变可控硅的输出平均功率,实现调节负载功率效果,周波数是指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即一个正弦波形所经历的时间叫一个周波。 这种类似于PWM信号调节电机输出,在一定时间内导通次数越多平均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二、可控硅过零触发移相触发区别?
可控硅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的区别在于触发时机和方式不同。可控硅过零触发是在交流电电压为零时触发,通过控制电压或电流来改变触发时机。移相触发是通过调整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可控硅通态时电流的相位,从而实现电源的功率调节。移相触发相较于过零触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高的精度。可控硅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领域。除了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还有其他的触发方式如单侧触发、双侧触发等。同时,还有一些新型的控制器件如IGBT和MOSFET,逐渐替代了可控硅在某些方面的应用。
三、求可控硅过零触发原理?
在可控硅调压应用中,特别电力系统应用,过零检测很重要,因为导通角的控制基准就是你的零点。触发脉冲有多种模式:
1种是脉冲宽度较宽,1种是多脉冲串触发;而后一种方式效果比较好。
可控硅本身是利用导通角来进行控制,在使用中输出波形肯定有很多高次谐波,你对波形要求高建议采用电感滤波。
如果在负载回路中有感性负载,注意,导通角要控制,最大导通角和你回路阻抗有关系,但电感较大,续流超过你的失控角,这时可控硅将会全导通,控制将不起作用。
可控硅只要保持电流达到它的维持电流,它就不会关断;由于电感的储能。
电流在电压为零时不立即为零,实际上电压为零时,可控硅还没有关断;所以在有电感的电路使用中,最大导通角要受限制。所以触发信号延时,实际上是减小了导通角。
特别当两管反并联,控制导通的不一致或管子的不一致,容易产生正负半周的不对称。你可以看一下“电力电子技术”。
对于任意一复合周期振动函数y(T)按傅氏级数分解表示为:第一项称均值或直流分量,第二项为基波或基本振动,第三项称二次谐波,依此类推或把二次谐波以后的统称为高次谐波。
四、可控硅过零触发是什么?
可控硅外加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导通。但是在220V交流电过零点时,且无外加触发信号时,会自动关断。 若不在零点触发让可控硅导通,在其它点时触发会有电压,电流冲击的考虑。在交流电过零点时导通免除了电流和电压的冲击,对可控硅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五、有谁知道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对电网的干扰。MOC3021是即时触发的,不带过零检测,使用这种光耦触发可控硅,在开启的瞬间,电流冲击会在电网上形成一个负跳变,幅度由电流的大小决定。这种跳变多了,电网自然就不干净了。所以,如无必要,还是用带过零检测的了。
六、为什么可控硅需要过零触发?
可控硅外加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导通。但是在220V交流电过零点时,且无外加触发信号时,会自动关断。 若不在零点触发让可控硅导通,在其它点时触发会有电压,电流冲击的考虑。在交流电过零点时导通免除了电流和电压的冲击,对可控硅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七、可控硅过零触发有谐波吗?
有谐波。 因为可控硅过零触发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交流电的大小和相位变化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而交流电的正弦波形状存在谐波,因此在开启可控硅时,会产生一定的谐波。这个谐波会对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处理。 此外,谐波会引起电能损耗,降低电能的质量,还会导致其他设备的干扰,因此需要选用合适的可控硅触发方式和有效的谐波滤波技术。
八、双向可控硅为什么要过零触发?
因为可控硅外加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导通。但是在220V交流电过零点时,且无外加触发信号时,会自动关断。 若不在零点触发让可控硅导通,在其它点时触发会有电压,电流冲击的考虑。在交流电过零点时导通免除了电流和电压的冲击,对可控硅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九、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SCR3是一个双向可控硅,它和周边电路组成SCR1和SCR2导通角控制电路。
显然,正弦波过零后SCR3导通的越早,负载获得的电压越高,改变R2的数值,就可以改变180°范围内导通开始的时间,SCR3导通,SCR1和SCR2随之导通,就可以调节负载的电压。十、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
可控硅触发电路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