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什么性质元件的电路?

一、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什么性质元件的电路?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是电路运行的规律,是建立模型,进行后续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不严格地说,如果以集中参数模型的角度(适用于当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时)看问题,那么所有性质的元器件(线性,非线性,时变,时不变等等,例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开关管,变压器等)组成的电路都可以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像许多基于SPICE模型的仿真软件,其应用的底层物理规律也还是基尔霍夫定律。

所以,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芯片设计到电器、电力传输等等都适合。(当然,极端情况下,当芯片工作频率非常高或者长距离电力传输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分布参数或者从场的角度直接进行分析。)

二、p ui适用于什么电路?

P=UI适用于任何电路,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无论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是有效值;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可以是有效值或峰值值。P=UI是计算电路功率的基本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热功率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流非纯电阻电路中,如果电压和电流都是有效值,则计算出的是视在功率而不是有功功率,因此还需要乘以功率因数。

三、叠加原理适用于什么电路?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电路。

叠加原理适用于由独立源、受控源、无源器件和变压器组成的线性网络,而不适用于电功率。换句话说,其他每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功率之和并不是真正消耗的功率。要计算电功率,我们应该先用叠加定理得到各线性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出倍增的电压和电流的总和。

四、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电路怎么连?

1、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电源、电阻、导线、万用表和电流表。

2、将 1 个电流表和 2 个电阻相连成为 W 型电路,并用电线连接在同一电源中(可以选择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3、使用万用表或电流表测量每个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

4、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的读数(I1),并关闭电源。

5、打开电源,恢复原来的电路,将另一根电流表插入到电路中,记录电流表的读数(I2)。

6、分别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使用已知的电阻阻值、电流表读数和电源电压计算每个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下降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

7、继续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其它参数,如总电流、总电阻和总电压等,以及确定电路中不同部分的电势差。

8、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并进行检查评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可靠性。

五、请教各位老师用基尔霍夫定律解这个电路?

把图给扶正,如下:

首先,左下角的电源应当是电流源,估计所谓求电流,就是求电流源的电流吧?

设左边的节点为K,右边的节点为M。

对于M点,因为3.5-2=1.5,故知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5A。

再看节点K,1+1.5=2.5A,因此电流源提供的电流为2.5A。

电阻上的电压是3X1.5=4.5V;电阻上的电压是2X3.5=7V。

计算完毕。

=================

此题比较简单。只好仔细思索一下就能得到结果。

剩下的问题是: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何不可求?它的内阻是多少?图中绘出的+端和-端是什么意思?到底电源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

另外,问题主一个问题:请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题主是一位自学者。自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纠缠于一个很小的问题而不继续下去。

因此,对于此题,建议题主放弃它,继续往下学,学到一定程度后再来看此题,就会恍然大悟。

另外,选择合适的教材十分重要。

我不知道题主的文化水平。如果熟悉数学分析课程,建议阅读大专生阅读的教材;如果只具有高中甚至初中的数学知识,建议以技校的课本为教材。

如果的确希望学到一定的深度,请同时或者优先学习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这两门基础课。

自学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只有毅力超强的人才能坚持到底。记住:知友们会支持你的。

=======================

看到评论区题主说明电源是电压源,其电压为3V。

我就此再来计算。

根据KVL,从A到B的压降为:

另外,请题主注意:电压源的内部不能有线条,是一个空心圆。否则,会引起歧义。例如我,就把它理解为是电流源。

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设从A到B的长度是1米,又设电源的频率为300MHz。于是电压的波长为:

在此情况下,从A到B还满足KVL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KVL和KCL成立的条件是:

电路的尺寸不得大于四分之一波长,即。

所以,如果按我假设的条件来考虑,这个电路不满足KVL。

===============

看到评论区都说电压源符号有问题,赶紧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果然发现了问题,如下:

由于我平时使用的符号大多是模电和数电,还有配电的图符。对于电路分析类的图符倒是生疏了。

看来题主的图是对的。只不过他漏了电压源的电压值而已。

六、戴维南定理适用于什么电路?

1、戴维南定理只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不等效。也就是说,不可应用该定理求出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之后,又返回来求原电路(即有源二端网络内部电路)的电流和功率。

2、应用戴维南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时,如果待求支路后的有源二端网络仍为复杂电路,可再次运用戴维南定理,直至成为简单电路。  

3、戴维南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的有源二端网络。如果有源二端网络中含有非线性元件时,则不能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适当选取将会大大化简电路

七、如何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秒杀高中电路题吗?

上面已经有知友详尽叙说基尔霍夫定则了,我们就来解题吧:

稍微回顾下:一段电路两端电势差等于这段电路中所有电源电动势与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即为

延拓一下成了第一第二定律,就是流进一个节点的电流和流出该节点的电流相等;一个闭合回路的电势降为0.

空谈无益,砍题见真招!

看到这个大网络有点吓人吧,那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的目的,求的是上的电流:

下图,我们把左上角整个斜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就是把它看成一个节点,流进这个”包络”的电流应该和流出的相同,我们来看,,方向向右,也就是说这个包络在右上方节点流出了3A的电流。

再来看节点A,看看流进入多少电流,编辑太麻烦了,我还是手写拍图吧。

电流算出来是负值表示和预定方向相反,物理经常使用方法。

其实亲爱的读者,关于基尔霍夫定则我要强调一点,这个用来刷题就像用线性代数来解方程组,向量来搞立体几何,大材小用,而且会损害你对问题理解的实质。更重要的是它其实不好用,哗啦哗啦的方程是好列,可是好解么?

更重要的是,高中物理范围内,不搞竞赛会用基尔霍夫么?而且我告诉你,嘿嘿,以前竞赛大纲是不要求基尔霍夫的,2016年执行的新考纲开始要求了,当然没有一个竞赛党不会基尔霍夫,因为它并不难。

觉得比较实在,就点个赞吧,更多关于物理竞赛、高考物理和物理学的可以关注公孙子木的知乎专栏,嘿嘿。

八、wuit适用于所有电路吗?

W=UIt适用于所有电路,而W=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在W=I^2Rt中电阻的能量全部转化成了热能。

例如电动机,其线圈有一定的电阻, 用W=I^2Rt能求出发热量,但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动能了,故不能用W=I^2Rt来求总功。

九、欧姆定律只适用于什么电路?

欧姆定律由R=U/I来定义电阻的,电阻值等于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的比值。所以欧姆定律只适用于完全靠电阻做功的电器(纯电阻电路),如灯丝、热得快等。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

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

对于这种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这样离子导电的导体,欧姆定律也适用。

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电状态,和一些导电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成立。

十、基尔霍夫定律用于求解线性电路还是非线性电路,直流电路还是任何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用于求解所有集总电路,非线性的可以用小信号模型处理,交流的话不适用于高频电路

上一篇:下一篇:苏泊尔电磁炉原理图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