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物理讲解?

一、压强物理讲解?

答案是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强的定义式P=F/S

1帕斯卡=1牛/平方米

即1Pa=1N/m^2

应用:相同压力时,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如尖锐的东西,压强大。为减小压强,增大面积,如履带、书包带做宽等

拓展:1、兆帕MPa也是压强的单位,“M”是数量级等于10^6。

即1MPa=10^6Pa。

2、压力和压强之间的运算为

         F=PS,

      1N=1Pa·m^2

二、高三物理几章?

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选修3-5(主要还是到3-5的第一章结束,后面的都比较简单,高考考的也少了。)选修3-4选修3-3(高考不考的,都可以不上)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三、高三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必背公式

气体的性质

理解口诀:研究气体定质量,确定状态找参量。绝对温度用大T,体积就是容积量。压强分析封闭物,牛顿定律帮你忙。状态参量要找准,PV比T是恒量。

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 (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 (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四、高三物理格言?

1、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蒲柏2、自从牛顿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以来,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的最伟大变革,是由法拉第、麦克斯韦在电磁现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爱因斯坦

3、这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好像你用一颗15英寸的大炮去轰击一张纸而你竟被反弹回的炮弹击中一样。很生动地描述了汤姆逊模型碰到的困难,即原子不可能是质量均匀分布大小为1埃的球。——卢瑟福

4、弦就好比是应该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一鸿半爪,偶然掉落在二十世纪一般。——维敦

5、物理学家总认为你需要着手的只是:给定如此这般的条件下,会冒出什麽结果?——费曼 6、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劳厄

7、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8、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大家: 没有人真正了解量子力学。——狄拉克

9、万有引力、电的相互作用和磁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但也许存在另一些相互作用力,他们的距离如此之小,以至无法观察。——牛顿

五、物理电流表实物图简笔画?

1.先看下实物图有什么东西,线条是串联还是并联 2.画电路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求解,先画电源正极出,负极入,在联开关,接着看开关后面联的是什么部件,这样一一按实物图画就可以了,要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是的数字,好做题, 3.电流表的画法是A在个圆圈圈着 4.详细的可以看问题::如何画好电路图 问题:如何正确识别电路? 解答:电路的识别包括正确电路和错误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断。错误电路包括缺少电路中必有的元件(必有的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不能形成电流通路、电路出现开路或短路。判断电路的连接通常用电流流向法。既若电流顺序通过每个用电器而不分流,则用电器是串联;若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前、后分岔,即,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是总电流的一部分,则这些用电器是并联。在判断电路连接时,通常会出现用一根导线把电路两点间连接起来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可以忽略导线的电阻,所以可以把一根导线连接起来的两点看成一点,所以有时用“节点”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很方便的。 常见问题 如何画好电路图 问题::如何画好电路图 解答 从电源开始,在电源正极标一个A,负极标一个B。然后从正极开始,沿导线走,遇到第一个用电器时在它与正极延伸出的那根电线的那头再标一个A,而在另一头标一个C(应为在负极标过了B,所以换一个字母,但如果用电器另一头是直接与负极相连接的,就跟据前面所述的方法标上由负极开始的B)在标了C以后继续走,如遇到下一个用电器就再换......记住,换用另外的字母的前提是那一头不是与负极导线连接的。这样,等你标完了字母后,如果所有的用电器两边的字母都不同,则整个电路为串联; 如果有几个用电器的两边字母相同的话,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为并联。 实物连接图就跟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来连接,注意别连串线了。 常见问题2: 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问题: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解答:电路连接的方法为:1.连接电路前,先要画好电路图。2.把电路元件按电路图相应的位置摆好。3.电路的连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4.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先干后支”的顺序进行,即先连好干路,再接好各支路,然后把各支路并列到电路共同的两个端点上,或按“先支后干”的顺序连接。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连接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2.每处接线必须接牢,防止虚接。3.先接好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最后接电源。4.连接后要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5.闭合开关后,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断开电路,仔细检查,排除故障。

六、物理电流教学反思

物理电流教学反思

物理电流教学反思

在现代社会中,物理电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在电力工程、电子技术还是信息通信领域,对物理电流的深入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物理电流的掌握程度欠佳。这引发了我对物理电流教学方法的反思。

1. 知识延伸与实践结合

物理电流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示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操作。

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模拟电路,让学生通过组装电路实际感受到电流的流动以及元器件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示波器等仪器观察电流的波形变化,进一步理解电流的特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讨论的习惯。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

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出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实验,我还会运用一些创意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物理电流的兴趣和理解。

  • 使用多媒体展示电流的实例应用,如电动车、电子产品等,让学生看到物理电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代表到课堂上分享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电流相关的竞赛或项目,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我会通过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对于对物理电流感兴趣的学生,我会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5. 深入了解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的追求方向。因此,我会不断深入了解物理电流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相关文献和与同行交流,我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通过对物理电流教学方法的反思,我意识到传统的讲授和实验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通过知识延伸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创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深入了解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电流的理解和掌握。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我能够在物理电流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培养出更多对物理电流感兴趣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

七、初中物理电流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教案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电荷流动的一种形式,是电子在导体中移动形成的带电粒子流。了解电流的概念以及掌握电流的基本知识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初中物理电流教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电流的概念、特性以及相关实验。

一、电流的概念与特性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特性如下:

  • 1.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的关系:电流等于电荷量除以时间,即 I = Q / t。这说明,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 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方向。在导体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正电荷的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 3. 电流的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电路中,电流的总和保持不变。这是由于电荷守恒定律的原理。

二、电流的实验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以下是几个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案:

1.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实验

让学生使用导线、电池和电灯泡等器材搭建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通过观察电流的流动情况,学生可以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相等的现象。这实验能够生动地展示电路中电流的特性。

2. 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实验

让学生了解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并使用示波器观察遥控器中电流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在电路中的变化等知识。

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实验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可以使用可变电阻来调整电阻的大小,然后测量电流的数值。学生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三、电流的应用

电流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

  • 1. 电力传输:电流作为电能的传输方式,可以通过导线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家庭和工业设施。理解电流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的传输原理。
  • 2. 电子设备:电流是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如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需要电流来提供能量。
  • 3. 电化学反应:电流在电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电解水产生氢氧气等。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初中物理电流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电流的概念、特性以及实际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电流的流动和变化,加深对电流的理解和认识。电流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深入学习电学等相关科目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教案能够帮助到初中物理学习者,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电流基础。

八、电流物理教学反思

电流物理教学反思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流物理知识的应用。然而,许多学生对于电流物理的教学却表示困惑和难以理解。这引发了我们对于电流物理教学方法的反思。

目前,传统的电流物理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 抽象概念传达困难:电流物理的概念相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依赖于书本知识的灌输,缺乏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电流物理无法形成深刻的理解。
  2. 理论与实践脱节:电流物理涉及到许多实验和实际应用,但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把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探索。这种脱节导致了学生对于电流物理的应用能力欠缺。
  3. 缺乏互动与参与:传统的电流物理课堂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丧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电流物理教学中采用创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兴趣。

以下是一些改进电流物理教学的建议:

1. 使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模拟实验等,可以将抽象的电流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例如,可以利用动画展示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过程,以及各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理。

2. 强调实验与实践

在电流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实验与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亲自设计、搭建和操作电流物理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电流的流动规律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设互动学习环境

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电流物理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

4. 建立联系与应用

电流物理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电流物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例如,可以讲解一些电路、电器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电流物理问题。

5.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物理知识。

总结

通过对电流物理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电流物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强调实验与实践、创设互动学习环境、建立联系与应用以及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等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的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九、初中物理浮力讲解?

学好浮力,最主要的是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十、物理读数规则讲解?

在直接测量中读出的测量值的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要与读数误差所在的一位取齐,因而测量仪器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应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于常用的仪器可按下述方法读数:    1、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如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测量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十分位上,估读到十分之几毫米。    2、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如学生用的电流表0.6A量程,最小分度为0.02A,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读到安培的百分位,估读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过半小格的估读,以安培为单位读数时,百分位上的数字可能为0、1、2……9;学生用的电压表为15V量程,最小分度为0.5V,测量误差出现在伏特的十分位上,只估读到伏特的十分位,估读五分之几小格,以伏特为单位读数时,十分位上的数字可能为0、1、2……9。    3、下列仪器在最小分度间不进行估读:游标卡尺只要求读数是游标最小分度值的整数倍;液体温度计读数为1℃的整数倍即可;体温计读数应是0.1℃的整数倍;机械秒表和指针式电子秒表在最小分度间不进行估读;欧姆表一般不要求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线,就读哪条刻线的数值。

上一篇:下一篇:高中必修三说课稿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