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的相位角?
是反映交流电任何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比如正弦交流电流,它的公式是i=Isin2πft。i是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f是交流电的频率,t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电流可以从零变到最大值,从最大值变到零,又从零变到负的最大值,从负的最大值变到零。
在三角函数中2πft相当于角度,它反映了交流电任何时刻所处的状态,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是正的还是负的等。因此,在交流电领域中,把2πft叫做电流相位,或者叫做电流相。
二、电压,电流,相位角怎样计算?
1.交流电压电流的相位角是随时间变化的量,提问者希望了解的可能是电压电流的初相位或者两者之间的相位差角。
2.初相位可取t=0时的值取反正弦获得。
3.相位差角可取二者最接近的峰值点或过零点的时间差乘以角频率获得,所得角度为弧度。
三、电流电压相位角关系?
关系: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取决于负载的性质:
纯电阻负载电压和电流同相位。
纯电容负载电流超前电压90度。电阻和电容组成的负载电流超前电压0--90度。
纯电感负载电流滞后电压90度。电阻和电感组成的负载电流滞后电压0--90度。
电力输电线路和大地之间存在电容效应,这就使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带有电容电流的特征,即3i0超前于3U0。
在纯电阻性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相位相同;在容性电路中,电流相位超前于电压;在感性电路中,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电压电流相位角怎样计算?
计算的话,必须有已知参数。
1、如果已知功率因数,那么,将功率因数求反余弦,再根据负载的容性或感性即可确定相位角。容性负载电压滞后电流,感性负载电流滞后电压。
2、如果已知负载的阻抗,阻抗角就是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角。
3、如果已知负载单相功率P及相电压U和相电流I,P/UI就是功率因数,再按1的方法也可求出相位角。
五、电压超前电流相位角怎么表示?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 θ ) 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θ 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θ = P /S 。Φ 就是相位角。 滞后和超前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也就是说,比如是容性负载(电容器),那么他会导致最终电流超前90度,如果是电感则产生最终电流超前-90度(即滞后90度) ; 反过来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设电压为X轴水平方向,则是否超前则为Y轴垂直方向,当为容性负载时为Y正半轴部分,感性负载为Y负半轴部分; 无论是正超前还是负超前(滞后)都会导致功率因数下降,而纯阻性负载其超前角是0度,这个时候功率因数为1。
六、电压与电流相位角计算公式?
计算的话,必须有已知参数.
1、如果已知功率因数,那么,将功率因数求反余弦,再根据负载的容性或感性即可确定相位角.容性负载电压滞后电流,感性负载电流滞后电压.
2、如果已知负载的阻抗,阻抗角就是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角.
3、如果已知负载单相功率P及相电压U和相电流I,P/UI就是功率因数,再按1的方法也可求出相位角.
七、电流辐射范围?
周期变化的电磁场就会产生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也就是电磁辐射。
那么,周期变化的电流,必定对应相同频率的电压,自然会有辐射了。
电磁辐射的强度和电流/电压的强度成一定比例关系。
而电磁波的辐射影响范围和电磁波的频率有关。
准确的说,所有通电物体确实都有辐射。强度大小和电流电压的大小有关。而辐射的范围和电流变化的频率有关。
比如说,我们使用的手机等设备,频率很高,但是其强度相对较小。而我们周围的高压变电设备,辐射强度就很大,但是由于频率低,只有50Hz,所有只能辐射到周围非常有限的范围内。
还可以告诉你,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到处都是电磁波,也就是电磁辐射。可见光就是电磁波/辐射的一种。一定范围内强度/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基本无害。
八、电流的范围?
工作电流是电器功率除以工作电压220V如:电风扇一般在150W左右电流=0.7A,电冰箱一般200W左右电流=0.9A,电视机功率一般100W左右电流=0.45A(液晶的就小的多),台灯一般20W电流=0.1A,空调功率都是上千瓦的工作电流5A以上.现在家用总线都是4平方铜线,载流20A,也就是家用总功率可达4500W
九、工作电流范围?
测奔腾IV(主频1.7GHz、内存为256MB、配置液晶显示器)的电流数值如下:
3.3V:橙线共4根进入桌面后电流稳定在7A附近。启动过程电流的变化量很大,从3A~8A不等。+5V:红线共6根电流变化很大,最大12A,最小约2A。+12V:黄线共4根电流约1A。硬盘红线(+5V):动态大干1A,稳定值约0.5A。零线总电流稳定值约8A。
十、如何改变电流和电压的相位角?
通过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的相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