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确定是不是房颤?
检查房颤最佳的办法是去医院做个心电图的检查,或者是可以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确诊是不是患有房颤,依据检查的结果做积极的对症治疗,平时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护理,治疗期间的时候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定期的检查自身的身体状态。
二、房颤有什么禁忌?
心房颤动的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手术、瓣膜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与饮酒、精神压力、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房颤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可能在生活中给予关注,包括戒烟和限制饮酒。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如茶、咖啡、可乐和一些非处方药。小心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咳嗽或感冒。
三、治疗房颤新药有哪些?
治疗房颤新药有西药以及中药。寻找引起心房颤动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使之转复后长期维持,即使不能治好病因,也可缓解血流。平时避免太劳累,多注意休息。
四、冠心病和房颤有什么区别
冠心病和房颤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冠心病和房颤这两个名词。这两种心脏疾病都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冠心病:
冠心病,也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冠状动脉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脏肌肉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会导致心肌缺氧,引发冠心病。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严重的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高血压: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 高血脂:高血脂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 高血糖:患有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展成冠心病。
-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肥胖:肥胖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过量的脂肪会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
针对冠心病,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心脏疾病。
- 如有必要,可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
房颤:
房颤,也被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心脏的心房部分会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并且无法充分泵出,从而形成血栓。
房颤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乏力、气短、胸闷等。严重的房颤可能导致卒中,甚至危及生命。
房颤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高血压: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
- 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等心脏病变会增加房颤的患病率。
-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房颤的风险。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增加房颤的患病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
针对房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 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 避免或减少饮酒,限制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房颤。
-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 如有必要,可进行心脏电复律手术或安装心房起搏器等治疗。
结论:
冠心病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虽然它们都对心脏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了解冠心病和房颤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两种疾病,保障自己的心脏健康。
五、房颤的症状有危险吗?
房颤的症状主要是心悸,胸闷,气短,房颤是比较危险的,应该积极治疗,严重的应该住院输液治疗,房颤患者平时也应该口服药物治疗,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了,也应该低盐低脂饮食,有时间的话,应该去医院做个心脏彩超检查一下,了解是不是有器质性病变。
六、房颤有什么特效药?
目前,房颤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一般情况下,胺碘酮、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等药物均可用于心房颤动的转换。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成功率约为60%。房颤患者除口服或静脉用药恢复窦性心律外,还可联合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
七、房颤有特效药吗?
房颤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脏不能有规律地搏动,并处于随机跳动的状态,且患者常有心悸、头晕、胸闷等不适。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形成血块,可引起脑栓塞,或心力衰竭等不良预后。事实上,目前对房颤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治疗房颤的药物层出不穷,但很难说哪种药物是专门针对房颤的。
八、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以下回答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王炎 主任医师《房颤消融“冰”还是“火”?》
未经积极治疗,所有的房颤会逐渐进展,发展过程为“阵发性→持续性→长久持续性→永久性”有的患者数月至数年就进展为持续持续性房颤,因此,建议早期治疗。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药物治疗
需要终身服用和经常监测,可能存在出血风险和控制欠佳,此外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肺脏纤维化等,多数会反复发作,但症状可能有减轻。
总体而言,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治疗心慌的药物效果好点的,副作用相对较大。
二、房颤消融手术
“房颤消融”就是基于房颤的病因而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进行消融治疗,使房颤患者病灶所在处的心肌变性坏死,从而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到心房,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房颤消融手术作为房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广的应用。
1.导管消融
导管消融是指通过下肢血管,将纤细的导管送到房颤的病灶(通常在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连接部位的深处),然后释放能量使部分心肌变性坏死、以阻断病灶异常电信号传到心房的一种治疗技术。导管消融术中,一般通过局部释放射频电流,在数个毫米范围内产生高温(一般超过50-60度就可以了,,使局部病变组织内水分蒸发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导管消融术: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心衰及脑卒中的发生率;创伤小,恢复快。
2.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术,全称为“经皮冷冻球囊消融术”,是一种较新的房颤消融技术。其基本流程是通过外周血管进入右心房,经房间隔穿刺后,将球囊放置在左心房病灶处,充盈球囊,使球囊完全封堵靶肺静脉的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流动影响降温效果);利用球囊尾端连接的制冷系统,将球囊温度迅速降低至零下40℃以下,使局部组织坏死,达到电隔离肺静脉内病灶的目的。
冷冻消融导管操作相对简单,更易于医生操作,有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10多分钟。射频消融采用高温加热,少数患者有明显的烧灼感,,冷冻消融术采用低温进行消融,,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感觉。
冷冻消融术的原理与导管射频消融术相似,简单来说,射频消融是“烤坏”,而冷冻消融是“冻坏”,其目的都是使局部病灶组织变性坏死,而阻止房颤的发生。那么,患者如何选择这两种消融方式呢?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讲,冷冻球囊成功率与射频加热消融方法基本相当,对于导管消融操作经验较少的术者,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然而,对于多数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灶较多较复杂,除进行环绕肺静脉的消融外,还需要在心房的其他部位进行连续的线性消融,此时射频消融术更优,冷冻消融球囊只能处理肺静区域附近的病灶。
因此,患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房颤类型,向经验丰富的医生咨询,选择最恰当的消融方式。
专家简介:王炎:教授,博士导师,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擅长:1、各种心动过速消融手术:室上速(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扑、2、房速、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3、各种心动过缓的起搏器植入(小切口无拆线方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长RR间期心动过缓的。
九、治疗房颤的药有哪些?
房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需要控制心率、节律以及防止血栓的形成,所以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控制心率的,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者洋地黄制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第二种是控制节律的,通常选用胺碘酮,可达龙和心律平。第三种是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的,可以选择华法林,达比加群酯或者利伐沙班。
十、房颤病人寿命有多长?
房颤对病人的寿命影响没有一定的定论,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房颤,只要没有出现心率过快或者过慢的时候,也对寿命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一旦出现了并发症,病情也是非常严重的,就有可能会合并成急性心力衰竭。而且病人也随时就有致命的可能,随着房颤合并大面积的脑栓塞,患者就会出现意识障碍,卧床等等,也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