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小的电流经过人体?

一、不同大小的电流经过人体?

可分为 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大约成年男性1.1毫安,女性:约0.7毫安。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大约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6毫安 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女性:平均约为10.5毫安 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

致命电流:指在较短时间内危机生命的最小电流。大约50毫安。

二、流经人体电流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有:流过人体的电流=加到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电阻。

人体电阻在不同条件下差别巨大,在泳池以及潮湿的皮肤电阻很小,干燥的皮肤角质层(老茧)几乎是绝缘材料,因此36V安全电压是考虑最坏的情况限定的,超过36V未必就一定能电死人,电视上传播的不怕电的奇人就是这样的情况。

由于总电柜与插座电压相同,因此对人同样危险,没有区别。

至于总电柜的600A电流是流过电线的,最多能“电死”(烧毁)电线,没有流过人体,与人没有任何关系。

三、电压310ⅴ,人体电阻1200Ω,流经心脏的电流是多少?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约为258mA。当电流从身体的左手流经心脏,再到脚底的触电时非常危险的。人体对电流的承受能力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感知电流,这时人能感受到麻木。二是摆脱电流,这时人体明显感到不适,但是能摆脱电流影响。三是致命电流,直接导致人体触电后心脏击穿,该电流值最低是50mA。

四、人体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安全电流是?

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一般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A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A即有生命危险。主要是可以导致心脏停止和呼吸麻痹。

通过人体的最低安全电流。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雷电电流以光速在空气中传播,流经人体只有千分之几秒,伤人的关键就在于它巨大的电流

五、)只要有电流经过人体但是没有构成回路就会触电吗?

电压只起到击穿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其实是流经人体的电流。先举几个例子吧:

我们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会产生静电,静电的电压会达到上万伏,但我们却并没有因此受到伤害。

平时常见的打火机里面有压电陶瓷,小时候经常拆出来玩,每次按压下去的时候会产生高压电火花,电压会达到上千伏。但电火花打在手上也只是轻微刺痛,拿去电蚂蚁也要连续好几次才能电死。

特斯拉线圈爱好者有时候会直接用手触摸小型特斯拉线圈的高压电弧,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演示视频。特斯拉线圈就相当于一个高压变压器,经过电路耦合谐振次级线圈电压会被升到10万伏左右,能直接用手摸的功率一般不到30w,电压虽高但电流却非常低,大致一换算只有0.3毫安左右。

以上三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电压非常高,电压值都各不相同,但电流都非常低,即使电压高的吓人,但却属于弱电。稍微了解过用电安全常识的都知道,流经人体电流只要低于0.5毫安就是安全的。所以即使电压远高于安全电压36伏,只要电流在安全范围内就不会发生危险。 我们家庭用电都是220v,有时却会造成很严重的触电事故。家庭用电属于强电,其特点就是功率大、电流高,人在触电时身体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强电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内阻的电源,这时流经人体的电流换算下来会远高于安全值。而与之相对的弱电本身电流就不高,加在人体上就相当于一个内阻非常高的等效电源,所以整个回路中电流也不高。 说到人体等效电阻就不得不提到人体安全电压问题。人体内大部分都是液体,这种液体是由生理盐水和其他的各种电解液组成,本身就属于导体,而我们的皮肤是绝缘体,为身体起到保护作用。人体的等效电阻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这个电阻值并不是固定的,因为人体每个部位的皮肤厚度都各不相同,所以电阻值也有所不同。像我们手掌部位皮肤角质层很厚,相应的电阻就比较高。但皮肤薄弱的地方电阻就小得多。相关资料显示如果电流直接通向皮肤的真皮层,其电阻会非常低。比如一条胳膊的长度电阻为500欧左右,从手到脚底的真皮层电阻为1000欧左右。除此之外皮肤的干燥程度也会影响人体等效电阻值,如果皮肤上有汗渍那么电阻会进一步降低。 之前提到过,当流经人体的电流超过0.5毫安,人体就会有感觉。如果照这么推算在皮肤非常薄弱的地方只要电压超过0.5伏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就已经验证过,经常会有人去用舌头舔电池的两极来试探有没有电,如果电池有电,舌头就可以直接感觉到。 当流经人体电流超过25毫安的时候就会发生危险,身体会不由自主抽搐无法摆脱。在极端情况下,例如电极刺破了皮肤,按照人体电阻最低值来算,电压还会低于安全值。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皮肤比较薄的地方而且还是在出汗的时候触电,这时安全电压也就是在36伏左右。 当电压比较低的时候皮肤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如果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皮肤就会被直接击穿,保护作用就失效了,所以遇到电压比较高的强电时会更加危险。 触电造成的伤害分为三种,一种是强电流造成的烧伤。另一种是触电倒地抽搐导致的二次伤害。还有一种就是电流通过心脏导致心脏骤停,或者刺激神经中枢造成休克。 所以触电带来的伤害主要还是因为电流引起的,电压只是一个次要因素。

六、家用电器漏电,但是接了地线,人触摸以后,电路里人和地线并联,那么电流经过人体为什么不会触电?

接地线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让设备存在漏电的情况下及时的跳闸。

一般漏保的动作电流都是30mA所以只要电流超过了30mA.漏保就会跳闸。

所以,接地线的作用其实是在让漏电流增大,让存在漏电的情况下,让漏保甚至是断路器跳闸。

假设人体电阻为30KΩ,而接触电压为300V,那么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0.01A=10mA。

如果接地线电阻为0,那么当然可以认为接地线造成短路,而不会有任何的电流流过人体,但是问题是导线也是存在电阻的,虽然很小,但是还是存在的。

2.5mm²的铜线10米的电阻为0.74Ω。而这个电阻还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为了好计算,就假设接地线的接地电阻为0.5Ω。

根据并联电阻的定律就可以计算出人体电阻和接地电阻并联之后的等效电阻。

约等于接地导线的电阻0.5Ω,这个就是人体和接地线并联之后的电阻。

然后知道了等效电阻之后,就能求出等效电流:

然后流过人体的电流和接地线的电流分别是:

所以,有没有接地线对于人体来说,流过的电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际上因为有接地线的存在,而且接地线还带有一定的电阻,而这个电阻实际上还让人体的电流比没有接地线的时候大了2mA。

但是,从接地线上流过的电流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接地线上有600A的电流,而这个电流对于一般的家庭用电来说,不光是漏保,连断路器都会过流跳闸的。

即便是没有任何的断路器和漏保,这个电流也会直接让导线起火的。

因为仿真软件的精度的问题,049999Ω在仿真软件中等于0.5Ω,同时也因为相同的原因,总电流也就是电流表AM1 上的电流只有600.00A,而不是600.01A。

因为这个精度的问题,10mA给四舍五入没了。

仿真软件的精度放在一边不提,重要的是有接地线和没有接地线,实际上对于通过人体的电流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所以接地线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让漏保,和断路器在设备存在漏电的时候,及时的跳闸。

按照漏保的动作电流30mA来计算的话,同样的0.5Ω电阻的接地线,可以计算出来接地线存在多大的漏电电压会让漏保跳闸。

也就是说,如果设备的外壳对地电阻是0.5Ω的话,那么设备的外壳上不允许带有15mV以上的电压,一旦电压超过了15mV,漏保就会跳闸。

当然在实际中,因为接地线本身的电阻,以及导线和外壳之间的接触电阻,一般接地电阻有个5-6Ω都是比较常见的。

就算取一个比较大的值10Ω,在这个数值下,设备金属外壳上的电压也不允许超过300mV,也就是0.3V。

在10Ω的接地电阻的情况下设备外壳电压超过0.3V,漏保就会跳闸。

正因为如此,接地线才能够保护解除金属外壳的工作人员。

七、电流是否流经电压表?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头,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电压表是在表头上串联了一个很大的电阻,而电流表是在表头两端并联了一个阻值很小的分流电阻。

所以电压表中是有电流流过的,不过电流值很小,在一般的测量回路中其电流值可以忽略不计。

而物理学中一般说的是“理想电压表”就是将电压表极端化,即:内阻无穷大,回路中电流为零。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简化研究过程而已。

八、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多大的电流最为致命?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的使用无处不在,而对电流危害的认识却常常被忽视。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怎样保护自己免受电流伤害。

电流的基本概念

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是电能的载体。电流的强度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来衡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低电压,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电流的流动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影响人体的健康。

电流对人体的影響

电流进入人体后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损害主要取决于电流的强度、通过身体的路径、持续时间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

不同电流强度的危害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研究,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几个阶段:

  • 1毫安(mA)- 5毫安:在这个范围内,电流对人体通常不太感知,大部分人不会感到什么不适。
  • 5毫安 - 10毫安:在此范围内,部分人可能感到轻微刺痛或震颤,特别是当手掌与电源接触时。
  • 10毫安 - 30毫安:此时,人体会经历更明显的电击感,可能引起肌肉收缩,难以自主放松,尤其是当电流通过心脏区域时,风险极高。
  • 30毫安 - 100毫安:这时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心脏无法正常跳动),若不及时施救可能危及生命。
  • 超过100毫安: 强烈电流会引起严重的电击伤害,可能直接导致死亡,电流不仅损伤心脏,还可能造成其他器官严重损伤。

电流通过身体的路径

电流通过身体的路径对伤害程度有重大影响。例如:

  • 如果电流从手掌流向脚后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险性极高。
  • 如果从手到手,流经手臂,虽然伤害相对较小,但同样存在较大的风险。
  • 从额头到脚后跟,这样的路径几乎是致命的。

保护自己免受电流伤害

为了避免电流对身体的接口,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 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的绝缘和插头。
  • 注意环境湿度: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水是良导体,增加电流通过体内的可能性。
  • 使用漏电保护器:安装漏电保护器可以在检测到漏电流时及时切断电源。
  • 避免直接接触电源:即使在维修电气设备时,也应确保一切电源处于断电状态。

总结

不同强度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从几毫安到几百毫安都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了解电流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掌握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您对电流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九、人体为什么存在电流?

人体、大地都是导体,当人接触到带电体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如果电流较小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若人体通过的电流较大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例如:用试电笔测火线时,电流经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笔上端金属体,再经过人体流入大地.

十、人体最小触电生命电流?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上一篇:下一篇:糕点 雪媚娘 视频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