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负荷如何计算?
正常工作时间是1天20小时。高峰时间是1天24小时按每天平均21小时计算,一个月按26.5天算,每月设备要运转26.5×21=556.5(小时),15000/556.5=27(件/小时)设备的负荷每小时是27。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公式:225.0r r r r N P P P εε==kW (5-2-1)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r P 或额定容量r S 是指铭牌上的数据。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N P 。
二、如何根据负荷计算导线截面?
根据负荷先计算出电流的大小。
基本公式:P=UI,而一般情况下电压时已知的。
计算出电流来,就可以根据口诀推出截面积。
具体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三、单相负荷电流怎么计算?
首先说答案。
1. 电器设备上所标注的电流和功率一般指此用电设备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和最大电流,并不是实际工作电流。实际电流的大小跟实际电压有关,跟设备是否全负荷工作有关。
2. 单相设备的电流大小一般指火线或零线的电流大小;三相设备是指单根火线的电流大小,并不是相加。
比如,一个电磁炉铭牌所标注的电流是9A。那么当这个电磁炉火力全开的时候,实际电流会达到9A。当你用一档小火的时候,实际电流可能只有4A;二档中火的时候,实际电流可能只有6A;火锅模式的时候,它是间歇性工作的。
注意,9A这个是指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并不是指启动电流。启动电流一般比工作电流大很多,不同的设备不一样。比如电炉的启动电流大概是工作电流的2倍左右;电机的启动电流是工作电流的4-7倍左右。
所以,当我们在给用电设备选开关和电缆的时候,一般是以最大功率和电流来计算。如果这个设备涉及到频繁启动,那么还需要考虑启动电流。如果给多台设备选电缆和开关,还需要考虑它们是否同时工作。
单相功率计算公式:
三相功率计算公式:
注意:
单相设备功率计算公式中,U 是指相电压,也就是220V;I 指相电流,也就是火线的电流。
单相设备功率计算公式中,U 是指线电压,也就是380V;I 指线电流,也就是火线的电流。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提问!
四、根据电量如何计算用电负荷?
如果知道了用电量和用电量的时间,就可以计量出用电的负荷,也就是有功功率。
用电量等于有功功率(kw)乘以用电的时间(h),单位是kwh,也就是度电。根据以上计算公式,用电负荷(有功功率)=用电量(kwh)/用电时间(h)。即用电负荷等于用电量大小除以用电时间。
五、电流计算详解:如何根据不同电阻快速计算电流
在电学中,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理解这一关系,不仅能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正确的电流计算,还能够提高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流是如何根据不同电阻进行计算的,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电流的基本概念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速率,通常用安培(A)作为单位。电流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电压,也与电路中的电阻紧密相关。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I = V/R
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阻是物质对电流的阻碍能力,决定了电流的强度。不同材质的电阻值不同,常用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会影响电流的大小,这就是为什么理解它的重要性。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根据上述欧姆定律,计算电流时需要知道电源的电压和电路的电阻。以下是几种具体情况的电流计算:
情况一:已知电压和电阻
假设您有一个电路,电源电压为10伏特(V),电阻为2欧姆(Ω)。根据公式:
I = V/R = 10V / 2Ω = 5A
因此,该电路中的电流为5安培。
情况二:改变电阻
如果您更换电阻,假设新电阻为5欧姆,电压依然为10伏特,则电流计算如下:
I = 10V / 5Ω = 2A
更换电阻后,电流减小至2安培。
情况三:更改电压
继续在相同电路中,如果电压提高到15伏特,而保持电阻在5欧姆,则:
I = 15V / 5Ω = 3A
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为3安培。
电阻和电流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操控电流和电阻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同的目的。以下是电流和电阻计算的一些应用领域:
影响电流的其他因素
除了电压和电阻之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
总结
了解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计算,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实用的意义。掌握了 欧姆定律 后,您将能够轻松地在不同情况下计算电流,提高处理电路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耐心阅读本文!通过这篇文章,您将能够快速理解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准确的电流计算。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在电学学习和工作中提供极大的帮助。
六、根据设备负荷来选择电缆粗细?
如果是小功率的用电设备可以估算: 三相380v的设备为 额定功率*2=电流,再根据电流5A一个平方选线 电流/5=电缆截面积(建议90KW以下短距离供电可以用)。
多设备、大负荷就比较麻烦:需要算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无功计算负荷、视在功率根据以上的算出计算电流,再根据电流大小、电缆长短、铺设方式等在确定电缆截面积。150mm²四芯载流量 vv22电缆290A ,YJV22电缆360A。七、设备负荷率如何计算?
设备负荷率=
计算台数
×100%
采用台数
设备负荷率=
生产产品所需之台时
×100%
设备年实际工作台时
如果设备负荷大于0.9甚至1.0,说明负荷过重,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增加设备台数,另行增加的设备,既可以与原选设备大小规格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选用挤压机为例,当选用25MN挤压机,在计算时发现负荷过重,可考虑再增选一台;也可以选用15MN左右的挤压机来生产较小规格的挤压制品,减轻原选挤压机的负荷。再者,也可以选用更大的挤压机(如30MN)来解决这一矛盾,这都需要设计者进行比较和权衡。
在一股隋况下,设备负荷率以介于0.7~0.85之间较合适。该值过低,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过高则负荷过重。在选择加热炉时,应考虑停炉检修,负荷率不能要求太高。
八、根据电容怎么计算电流?
公式:I=P/(根3×U),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P表示功率,单位:无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根3约等于1.732;U表示电压,单位“千伏”(KV)。 I=40/(1.732×10)…………(10KV的电容) I=2.3(A)I=40/(1.732*0.4)…………(0.4KV的电容)I=57.7(A)。
九、怎么测量设备电流超负荷?
答:看电流,看电压 电机空载运行电流正常,加载后电流超出额定电流,就可认定是超载。
1、用绝缘电阻摇表检查电机线圈的绝缘电阻是否大于0.5兆欧,如果大于0.5兆欧,那说明电机的绝缘性能良好;
2、根据电压和负载,计算出工作电流,然后对比线径粗细,判断是否超负荷;
3、感测电线温度,将所有电器打开,连续运行30分钟以上,用测温仪或用手摸电线,感觉电线不发热或微温,不超负荷,电线发热较大,则超负荷。
看电流,看电压 电机空载运行电流正常,加载后电流超出额定电流,就可认定是超载。 第1步,用绝缘电阻摇表检查电机线圈的绝缘电阻是否大于0.5兆欧,如果大于0.5兆欧,那说明电机的绝缘性能良好;第2步,用万用表电
十、设备平均负荷率如何计算?
设备的负荷率是怎样计算的?正常工作时间是1天20小时。高峰时间是1天24小时按每天平均21小时计算,一个月按26.5天算,每月设备要运转26.5×21=556.5(小时),15000/556.5=27(件/小时)设备的负荷每小时是27。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公式:225.0r r r r N P P P εε==kW (5-2-1)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r P 或额定容量r S 是指铭牌上的数据。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N P 。
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