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有哪些?
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和动作时限,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和动作时限。
(1) 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利用电气元件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的特征构成。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元件短路故障后,电流都会增大,利用电流增大的特征就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2) 电流Ⅰ段:保护本线路首端一部分;瞬时动作,即动作时限为0s。
电流Ⅱ段:保护本线路全长及相邻下一线路首端部分,但不超过下一条线路电流Ⅰ段的保护范围;延时Dt动作,一般动作时限为0.5s。
电流Ⅲ段:保护本线路全长,下一级线路全长,甚至更远;
二、反时限电流保护动作怎么处理?
反时限电流保护动作说明负载电流一直在增加,检查电压是否正常,电路是否过载,检查机械负荷是否堵转,电机过负荷。
三、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和断路保护哪个先动作?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有延时,动作延时决定与过电流的大小,过电流越大动作延时越短;而短路保护一般作为主保护,零延时动作迅速,在电路发生短路时,短路保护先动作。
四、继电保护动作时限的意义?
继电保护动作时限可以错开某些电器的闭合时间,以达到设备工作的连环性和互保性。
五、问,定时限过电流保护1-9的动作时限,指明哪些保护应加方向元件?
动作时间是从末级往电源侧推,前一级最大延时的基础上,逐级增加0.5s。
一条是从7开始,7为4s, 5为4.5s, 3 为5s, 1为5.5s 另一条从8开始,8为0.5s,6为4s, 4为 4.5s 2为5s, 9为5.5s 在同一母线上的线路时间延时最长的不需设方向闭锁,相同时间的话为防止误动,均需设方向,所以都要加方向六、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优缺点?
定时限过流保护电流和时间是定值。反时限过流保护是以I2t等于一个常数来整定的,即电流越大,时间越短,其实I2t是发热量。如发电机负序保护一般5%发信;9%启动反时限,I2t=8或10;80%时启动定时限,0.5秒跳发变组。三段的区别主要在于启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其中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而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较长。
七、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什么?
定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动作电流必须大于负荷电流,在最大负荷电流时保护装置不动作,当下一级线路发生外部短路时,如果本级电流继电器已经起动,则在下级保护切除故障电流之后,本级保护应能可靠地返回。
八、电机反时限保护动作原因?
保护误动:
1 电机启动时间较长,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特别是甩电抗或投全压瞬间.(解决办法:适当延长动作时间,改变投全压时间,减轻启动负荷等等)
2 启动初期的冲击电流过大,速断保护动作.
3 继电器接点不稳,开关合闸震动使动作.
保护拒动:
1 跳闸回路有问题(接点接触不实,电压低,回路电阻大,跳闸线圈卡劲等)
2 定值设计或整定偏大
3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有问题(变比不对,接线错误,短路,开路等
九、微机式继电保护装置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怎样处理?
定时限过流继电保护:时限值固定,在电流达到设定值,时间达到设定值情况下,保护动作。
反时限过流继电保护:时限值不固定,在电流达到设定值,电流值超过设定值越多,继电保护动作的时间越短,反应速度越快。
限时速断保护可以想成是立刻保护动作(因为保护时间是0秒),而定时限过流保护是可以设定时间的,比如当过电流产生后经0.6秒保护动作。区别就是时间上的设定不同。顺便提一下,定时限过流保护的时间也是可以设定为0秒
十、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特点有哪些?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特点如下:
(1)具有一定时限,在时间上需与下段线路配合,时间 与短路电流大小无关。
(2)—般分三段式或四段式,各级保护时限呈阶梯形,越靠 近电源,动作时限越长。
(3)保护范围主要是本线路末端,并延伸至下一段线路的始 端。除保护本段线路外,还作为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