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容和电感是怎样改变电流相位的?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对电荷就象水杯对水流一样先装满水才有压力,而电感对电荷就象沙坝对水流一样先有一定的压力水流才会通过。
理论上是在交流电路中,电容使电流超前电压90度,电感使电流落后电压90度。
二、电容电流相位公式?
I=U/XcXc=1/2πfCI=2πfCUf:交流电频率U:电容两端交流电压C:电容量
三、电感电流和电阻电流相位关系?
当电感元件交流电流过电容器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会滞后电流90度;当流过电感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会超前电流90度。另外,当交流电流过电阻时,电压和电流是同相位的,即相位差为0。
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除了电感量L以外,与电阻元件R不同,它不是取决于电流i本身,而是取决于电流对时间的变化率。电流变化愈快,电感两端的电压愈大,反之则愈小。
据此,在稳态情况下,当电流为直流时,电感两端的电压为零;当电流为正弦波时,电感两端的电压也是正弦波,但在相位上要超前电流;当电流为周期性等腰三角形波时,电压为矩形波,如此等等。总的来说,电感两端的电压波形比电流变化得更快,含有更多的低频成分。
四、电感相位超前电流90度的原因?
电感有阻交流,或者说阻止变化的能力,在电流0°角的时候,电流变化最大,也是电压最大的时候,而90°角的时候电流变化最小,电压降至0。
所以电压超前了电流90°。
五、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方向相反?
当一个纯电容与一个纯电感并联的时候,两条支路的电压相同,都等于干路电压,同频同相。
在电容支路中,电流的相位比电压的相位超前90度,而在电感支路中,电流的相位比电压的相位滞后90度,这样一来,这两个支路中的电流相位差就是180度,就是反相。也就是说,在电容支路与电感支路上电流的瞬时值是方向相反的。在计算这两个支路电流的和时(就是由这两个支路组成的干路),是由这两个支路电流的大小相减。例如:电容支路的电流是5A,电感支路的电流是4A,总电流等于1A。以上是理论值。在实际中,电容是能够看作纯电容的,因为实际电容的损耗确实是极小的。实际的电感由于是由铜线绕制而成,铜线有一定的电阻,但是这个阻值比感抗还是小得多,所以一个合格的电感接入电路时,上面的电流比两端的电压相位滞后一般在85度以上,还是很接近纯电感的。六、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的区别?
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区别是相位不同。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度。电感电流落后电压90度。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相差180度。
七、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怎么影响相位?
这里所指的相位是电流与电压的相位!简单地说!电容因具有电荷的充放特性!它的在路充电电流最大值是和其两端电压最大值在时间相位上是有差落的!也就是说在初始充电电流最大时其两端电压值是最小的!这两者的滞后相位差值是90度!你可以解释为电流超前!电压滞后!也可以倒过来说!电感的在路差相特性和电容正相反!因此在实际电路里两者可起互补作用!也可以单独做移相用!
八、电容的电流相位为什么超前?
这是由电容器的性质决定的。电容器在刚加上电压时,电源开始给电容器充电。此时电容器相当于短路,其电流最大,电压最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器电荷的增加其电压也随时间增高。电流也随着时间减小直至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电流归零。这就是电容器的电流超前,电压滞后的原因。
九、电感与电容并联,电感电流30A电容电流40A。总电流为。说原因?
电感与电容并联,电感电流30A电容电流40A,因两电流的方向相反,可以互为抵消,则总电流为40-30=10A
十、电容和电感造成相位改变的原理是什么?
这里所指的相位是电流与电压的相位! 简单地说!电容因具有电荷的充放特性!它的在路充电电流最大值是和其两端电压最大值在时间相位上是有差落的!也就是说在初始充电电流最大时其两端电压值是最小的!这两者的滞后相位差值是90度!你可以解释为电流超前!电压滞后!也可以倒过来说! 电感的在路差相特性和电容正相反!因此在实际电路里两者可起互补作用!也可以单独做移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