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变中性点接地电流标准?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要求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电阻应该在0.5~10欧姆之间。保护接地电阻不能大于4欧姆。
1.要有足够的深度 。
2.在土壤电阻率部高的地层要增加接地体支数 。
3.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可在每支接地体周围0.5M以下0.8M以上的底层填充化学材料 。
4.在土壤电阻率很高的地层,应该用挖坑换土的方法 。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地电阻不能大于4欧姆 。
电力设备试验规程规定:100KV以下的变压器接地点电阻不大于10欧姆,100KV以 的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变压器接地电阻过高的原因:
1. 接地装置的材料不符合规格,由于接地体埋设不规范安装工艺马虎,接地体与 接地线的连接头松动,大地过于干燥,均有可能造成接地电阻过高 。
2. 变压器设计安装时由于外力 破坏或接地体被盗等原因也可能造成接地线断线,接地电阻过高 。
预防措施:
1.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范接地体埋设 1).接地装置一般由钢管、角钢、带钢以及钢绞线等材料制成,埋入深度应该不小于0.5米~0.8米 2)接地体装置施工应与基础施工同时进行 。
a.接地槽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0.5M到0.8M,可耕地应敷设在耕地深度以下,接地槽宽度一般为0.3M~0.4M与、并清除槽中一切可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
b.钢管的规格以及打入土壤中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应垂直打入地中且固定,以免增加接地电阻,中山区以及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应尽量少用管形接地体,而采用表面埋设的方式埋设接地体。
c.接地体下引线应沿电杆敷设引下,尽可能短而直,以减少冲击电抗,接地体引下线以支持件固定中杆塔上,支持件之间的距离中直线部分常采用1~1.5M,在转弯部分采用1M 。
d.接地体引下线除了为测量接地电阻而预留的断开处以外不得有街头,接地装置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地体引下线与接地体的连接以及接地体本身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接地体引下线与为测量接地电阻而预留的断开处采用螺钉连接。连接螺钉应镀锌防锈。
e.接地体敷设完毕应回填土,不得将石块等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埋入。
2.在变压器的中性线上选取合适的位置重复接地,当变压器中性线中某点断开的时,由于多点接地,中性线电流仍可经过大地回到变压器中性点,中性线的电位始终为零,每相电压始终为正常电压。
3.在用户电表后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如果变压器接地体电阻过高,大地电位将不为零,这时将有一个电流经过保护器——大地流入变压器接地点,此时电流将使保护器动作,而接地点切除防止大地电位升高,另外加装保护器以后,当人接触相线触电时保护器也会动作,从而保障了人身安全。
二、交变磁场能产生交变电流吗?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是稳定的,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是变化的,……"。知交变磁场一定可以产生同频率的交流电场,若在交变电场的平面内有闭合回路,则回路中可产生交变电流,若回路不闭合,则不会产生交变电流。
三、何为中性面?
中性面是指直流永磁发电机电枢单个线圈转至某一位置时其感应电动势为0,感应电流也为0,此时线圈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这个面就称为中性面。
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最小,且为0;位于与中性面垂直位置时,磁通量最小,且为0,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最大。
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的上下两根导线的速度没有垂直于磁场的分量,于是看作是没有在切割磁场线,故没有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产生,此时的磁通量最大。
每一时刻线框磁通量,其中θ为线框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ω为线框转动的角速度,t是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这里“-”号表示电动势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这是针对单匝线圈而言的,n匝线圈时有,所以n匝线圈时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四、有关交变电流:为什么线圈垂直中性面时,磁通量变化最大?
从函数曲线角度来看比较好理解,曲线函数在过零点的时候,虽然此时的值为零,但是函数确是最陡的时候,也即是变化率最大的时候,与之相反,在函数值最大时(函数曲线的顶点),虽然此时函数是在极值,但是此时确是最平缓的部分,也即是变化率为零。磁通变化也可以看做一个曲线函数的过程,套用上面的规律即可。
另外,你的理解稍微有点问题,E是磁通量,跟变化率不是一个概念,磁通量为零并不表示变化率为零,磁通变化率还需要对时间求导数,这才是变化率的真正概念。
就好比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速度为零不表示加速度也为零,速度最大,不表示加速度最大,也可能此时没有加速度。
一个道理,理解任何一个都行。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主变中性点隔离开关额定电流选择?
5月7日GW8中性点高压隔离开关 GW8型中性点隔离开关系单相交流50Hz高压开关设备,额定电流:630A、1250A。在有电压无负载的情况下,作分、合变压器中性点.
六、主变中性点放电电流一般取多少?
正常情况下,变压器的中性点是没有电流流过的。一般变压器的中性点电流不超过相线电流的25%。而相线电流是与变压器容量有关系的,故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和变压器的容量是有关系的。
因此,在这些电网中,规定一相接地电流不得大于10A。1.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当一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了上述的允许值时,可以用中性点.
七、中性点电流原理?
单相接地后该相相电压降低,短路电流比正常负载大的多,短路保护装置作用跳闸,切断故障。其它两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对这两相上单相负载基本无影响,可正常使用
八、交变磁场产生电流谁提出的?
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在通电的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从而知道了电和磁相互依存的关系。 1820年,一系列的革命性发现,促使开启了现代磁学理论。首先,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于7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施加作用力于磁针,使磁针偏转指向。
稍后,于9月,在这新闻抵达法国科学院仅仅一周之后,安德烈·玛丽·安培成功地做实验展示出,假若所载电流的流向相同,则两条平行的载流导线会互相吸引;否则,假若流向相反,则会互相排斥。
紧接着,法国物理学家让·巴蒂斯特·毕奥和菲利克斯·沙伐于10月共同发表了毕奥-萨伐尔定律;这定律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在载流导线四周的磁场。
强磁场在铁磁流体显示正常场不稳定性 1825年,安培又发表了安培定律。这定律也能够描述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更重要的,这定律帮助建立整个电磁理论的基础。于1831年,麦可·法拉第证实,随着时间演进而变化的磁场会生成电场。
这实验结果展示出电与磁之间更密切的关系。
九、交变磁场为什么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流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也会产生电场,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稳定的磁场则不会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稳定的电场,因此均匀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稳定的电场,也会有稳定的感应电流产生的
十、中性面与垂直中性面知识点?
中性面和垂直中性面都是在结构工程中用来描述梁或板的特殊位置。以下是它们各自的知识点:
1. 中性面:中性面也称为中性轴或中性线,是指当梁或板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其上下表面所产生的应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的应力为零,因此可以认为该位置是整个截面的重心,也是该截面对弯曲作用的惯性矩的中心轴线。中性面通常位于截面高度中心线上,并呈现一条直线或曲线。
2. 垂直中性面:垂直中性面是指当梁或板受到弯曲荷载作用时,其中性面与截面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小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梁或板的抗弯刚度达到最大值,可以承受最大的弯曲荷载。垂直中性面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梁或板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
中性面和垂直中性面的位置和形状通常取决于梁或板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及荷载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在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