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一、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是指它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间电流方向的关系。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CT)一次绕组的首端标为P1,尾端标为P2;二次绕组的首端标为S1,尾端标为S2。在接线中,P1和S1、P2和S2称为同极性端。

假定一次绕组的电流I1从首端P1流入,从尾端P2流出时,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电流I2是从首端S1流出,从尾端S2流入,此时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这样的CT极性标志称为减极性。反之,称为加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除有特殊规定外,均采用减极性 。

二、电流互感器极性原理?

电流互感器极性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

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 ,二次侧不可开路。词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参数说明、分类、使用介绍等

三、电流互感器极性判断?

关于电流互感器极性判断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直流法。将万用表左侧旋钮调整到A直流电流挡位,右侧旋钮调整到50微安刻度;

判断极性时一般两个人一起操作,其中一个人把万用表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S1端,负极黑表笔接S2端,另一个人把连接线一端固定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P2端,连接线的另一端和干电池负极锌片端接触,使干电池的正极瞬间碰触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1端,会发现万用表指针正偏 (向右偏)之后,又马上返回,这说明极性正确,为负极 。

四、电流互感器为什么要减极性接法,而不用加极性?

因为:当一次电流从P1流入P2的时候,我们运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一次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我们将除拇指外的四个指头指向电流的方向,握住通电线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N极。可以看出,一次绕组磁场在铁芯中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二次电流由S2进、S1出,我们同样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二次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可以看出,二次绕组磁场在铁芯中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一二次绕组产生的磁场在铁芯中,正好相互抵消

五、电流互感器正极性和反极性接法?

第一种情况:电流互感器仅仅连接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电流表测量的是交流,没有极性要求。

  第二种情况:电流互感器连接电能表做计量,当(单相电源)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会造成计量电表反向转动,电度计量不是累加,而是相减。

  第三种情况:三相电源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一个、或两个极性接反,会造成电度表的计量混乱,计量不正确(偏差极大)。

  第四种情况:三相电源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三个电流互感器极性全部接反,会造成计量电表反向转动,电度计量不是累加,而是相减。

六、电流互感器同极性和减极性区别?

所谓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指它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间电流方向的关系。减极性是正方,加极性是反方向。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首端标为L1,尾端标为L2;二次绕组的首端标为K1,尾端标为K2。在接线中,L1和K1称为同极性端,L2和K2也称为同极性端。

七、电流互感器减极性接法?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极性,可以接成加极性和减极性两种。

正确的接线规定是采用减极性,减极性接线是一次绕组L1和二次绕组Kl为同极性端子,二次绕组IJ2和二次绕组K2为同极性端子,接线时一次绕组u接电源侧,二次绕组K1接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正极,一次绕组L2接负荷端,二次绕组K2接由电能表电流线圈负极,这种接线称为减淋极性接线方法,也就是正确接线。

八、什么是互感器的极性?何谓加极性?减极性?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端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名端。反之,则为加极性。

九、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怎么判断?

提供一种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所需设备:干电池一节、万用表一块、导线一根测试步骤:1、将万用表打到直流电压档,两根表笔接在互感器二次输出绕组上(任意连接);2、将导线穿过互感器孔径,导线靠P2侧接电池负极;3、将导线靠P1侧线端与电池正极瞬间接触,同时查看电压表的读数。若读数为正,说明接万用表负表笔的为S2、接万用表正表笔的为S1。若读数为负,说明接万用表负表笔的为S1、接万用表正表笔的为S2。注意:导线靠P1侧线端与电池正极接触的时间越短越好,只要能看到万用表读数是正还是负就行,最好采用指针表,看指针的摆动方向。

十、如何测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1)直流法。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或二次绕组)两端,通过按钮开关接入1.5~3V干电池。假设一次绕组的首端L1接电池正极,尾端L2接电池负极;在二次绕组两端接一低量程直流电压表或电流表,仪表的正极接二次绕组的K1端,负极接K2端。当按下按钮开关电路接通时,若直流电压表或电流表指针向正方向起;松开按钮开关电路断开时,直流电压表或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起,则说明电流互感器为减极性,是正确的。反之为加极性。直流法测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简便易行,结果准确,是工程实践中最常用一种方法。

(2)交流法。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尾端L2和二次绕组尾端K2连接在一起,在匝数较多的二次绕组两端K1和K2之间接入1~5V的交流电压U1,再用10V以下小量程的交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一次绕组两端Ll和L2间的电压U2、Kl和L1间的电压U3,若U3=U1 -U2,则为减极性;若U3 =U1+U2,则为加极性。

在试验中应注意使接人的电压U1尽量低,只要电压表的读数能看清楚即可,以免电流过大损坏绕组。为使读数清楚,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得小一些。

当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5及以下时,用交流法测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既简单,又准确。但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较大(10以上)时,因U2数值较小,U3和U1数值接近,电压表读数不易区分大小,故不易采用此法测定极性。

(3)仪器法。一般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都带有极性指示器,因此,在测定电流互感器误差之前,仪器可预先检查极性。若极性指示器没有指示,则说明被试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减极性)。

上一篇:下一篇:什么是逆止器?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