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缆接触面要求?
合理的布放电缆,可减少机械损伤导致的电缆损坏,一般的注意事项如下所列:1 电缆应存放于室内,且不能有重物压迫;
2 电缆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冲击和外物挤压,由于电缆盘自重很大,需使用吊车,跳板等搬运工具;
3 电缆拆箱后应从外圈开始放线,绝对不能从内圈开始放线,以减少电缆在布放过程中因曲率半径过小形成扭力;
4 对于电缆布放时形成的弯曲形状,不能使用局部受力的方法,如锤击强扭等整形,应通过多人配合慢慢舒缓电缆形状;
5 电缆布放折弯部位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
6 电缆的支撑,受力部位与外部接触面应平滑接触,接触面不能有突出物和刃状物。
二、接触器电流生产要求?
交流接触器选用有7个原则,如下:
1、选择接触器的极数。
2、选择主电路的参数,包括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额定通断能力和耐受过载能力等。
3、选择合适的控制电路参数。
4、选择合适的电寿命和使用类别。
5、对于电动机用接触器,要根据电动机运行的情况来分别考虑。
对于单向运行的电动机,例如风机、水泵类负载,可按AC-3类别来选用交流接触器;对于可逆的电动机,其反向运转、点动和反接制动时接通电流可达8倍额定电流以上,因此要按AC-4类别来选用交流接触器。当电动机的功率不大于630kW时,接触器应当能承受8倍额定电流至少运行10s。
选择电动机回路使用的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有一个经验公式Ie=(PM×103)/(K×UN),公式中,PM为电动机的功率,单位是kW;UN为的额定电压;Ie为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K为经验系数,一般取值为1-1.4。
对于一般的电动机,工作电流均小于额定电流,虽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4-8.4倍,但是时间短,对接触器主触头的烧蚀作用不大,所以选择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的K系数为1.25即可。
例如电动机的功率为30kW,由式Ie=(PM×103)/(K×UN),有Ie=(30×1000)/(1.25×380)≈63.2A,故取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为63A。
需要指出的是:接触器的额定通断能力应当高于通断时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值,而接触器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则应当高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过载电流值。由于电路中这些数据均可以通过使用类别和工作制来确定,因此按使用类别和工作制来选用接触器是合理的。这也是用接触器生产厂家给出的接触器选用表格的依据。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接通电流及分断电流都是2.5倍额定电流,可选用使用类别为AC-2的交流接触器。
6、电热设备选用交流接触器的原则:可按AC-1使用类别来选取,选用接触器时使得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1.2倍电热装置的额定电流即可。
7、切换电容器接触器的选用原则:因为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可达1.43倍额定电流,因此选用切换电容器接触器时要按1.5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来考虑
三、95电缆电流?
95平方的铜芯电缆承受的电流大约是255A。
四、电缆电流标准?
电缆电流有相应的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电缆电流的标准应考虑电缆的导体大小和材质、散热条件、环境温度、安装方式等因素。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标准需要根据电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电缆电流不仅与电缆的导体大小、材质等因素有关,还与电缆的用途、工作环境、安装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电缆电流的标准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要保证电缆的正常工作,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电缆的有效散热,防止电缆过热损坏。由于会因情况而异,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五、孕妇接触微电流真的会致畸么?
孕妇作为非常特殊的人群,按照国际惯例很多产品都不能在孕妇身体上做临床试验,所以微电流也好、射频也罢,各类美容仪在没有经过人体试验的情况下都不建议孕妇使用。但如果从原理来讲,微电流也最多只是作用在皮肤真皮层,到达不了血液,对孕妇和婴儿的身体来说影响应该不大。
六、多大电流母线不采用电缆连接箱规范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多大电流的母线都需要采用电缆连接箱连接。这是因为电流过大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和电磁场,可能引起线路故障、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危险。而采用电缆连接箱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流线路的温度,减小电磁场的影响,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除了采用电缆连接箱连接母线,还需要注意连接箱中的绝缘材料和连接器的选择。正确的绝缘材料和连接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路的损耗和电磁干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在进行母线连接时,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可靠的接地和绝缘措施,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七、电缆敷设要求?
1. 电缆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尽量避免弯曲和转弯。
2. 电缆应按照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敷设,以避免损坏电缆绝缘。
3. 固定电缆的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敷设区域应清洁,防止损坏电缆外皮。
4. 电缆接头应可靠,采用专业连接器或接头,接头处应现场压实和封闭。
5. 电缆的接线柜和终端盒安装应符合要求。
6. 电缆在接地时应考虑地线的距离和接地电阻。
7.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标志电缆种类、规格、敷设时间及敷设负责人等信息。
八、电缆排放要求?
1、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的绝缘,6~10KV电缆用2500V摇表,遥测绝缘电阻≥100MΩ;3KV及以下电缆用10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50MΩ,对绝缘有怀疑的电缆应进行耐压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敷设。
2、架设电缆盘时应注意电缆的缠绕方向,拉电缆时应使电缆从缆盘上方引出,以防电缆盘转动时发生电缆松散。发出来的电缆要由人拿着或者放在滚动架上,电缆不能在地面或木架上摩擦。
3、电缆敷设时其弯曲度不得小于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在弯曲处,拉电缆的人应站在电缆所受合力的相反方向。
4、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及控制电缆应分开排放,从上至下的排布顺序,从高压到低压、控制电缆在最下层。十字交叉处应尽量将电缆布置在底部或者内侧,使外露部分排列整齐。
5、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有少量裕度,并作波浪(蛇)形敷设。
6、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挂上标志牌,电缆两端、交叉点、拐弯处和进出建筑物点均应及时挂上标志牌。
7、冬季电缆变硬,敷设时电缆绝缘易受损伤。因此,如果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温度低于0~5°C,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九、50电缆多少电流?
50平方电线铜芯线的安全电流是185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积数的9倍。如2.5mm’导线。
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积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2、“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积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3、“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4、"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诀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十、630电缆如何制造的?
1.拉制
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电线电缆一般选用铜材质,常温下利用拉丝设备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达到长度增加,截面减小,强度提高的作用,之后再通过退火工序处理,以再结晶的方式提高单丝韧性,降低强度,来达到标准。采用的是优质的退火铜导体,以保证电缆优越的导电性与柔软性。
2.铜丝绞制工艺
铜线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此工艺是采用多根单股绞合成多股导电线芯。
3.绝缘挤出
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
(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
(3)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4.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5.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