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容放电电流?
电容放电放电电流是: 时间常数τ=RC=2000×5×10^(-6)=0.01秒。e=2.71828182845… 电容器放电电流i=(50/5)e^(-t/τ)=10e^(-100t)(A) 当刚接上电阻时,t=0,这时电流是最大值10A。
二、电容放电电流时间表?
额定电流:一般为放电线圈额定容量1.7MVAR或3.4MVAR等,放电时间: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放电线圈应在5S内将电容器组的剩余电压降到50V以下。
放电线圈的出线端并联连接于电容器组的两个出线端,正常运行时承受电容器组的电压,其二次绕组反映一次变比,精度通常为50VA/0.5级,能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放电线圈适用于66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 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值.带有二次线圈,可供线路监控.在电容器停电时,放电线圈作为一个放电负荷,会快速泄放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荷,以满足电容器5min内5次自动投切的需要。
标准要求退出的电容器在5秒钟之内其端电压要小于50V。放电装置的选择:
一、放电线圈的电阻值应使电容器组的残留电压,在电容器组切断30s内,下降到65v以下(其放电初始电压为电网的额定电压),对于频繁自动投切的电容器组,从分断到再投入的时间间隔内,应使电容器祖上的残留电压下降到初始值得10%以下。
因此电容器最好采用专用的放电装置,国内生产的FD2-1.7/6型和FD2-1.7/10型的放电装置,应用于容量为5000KVA得高电容器组时,可以在20s内,将残留电压下降到50v。二、放电线圈的容量应能满足长期运行条件的要求,但不宜过大,容量越大,放电时间越长,电能损耗也越大,为减少放电线圈的损耗,一般规定每kvar的电容器,其放电线圈的损耗,不应超过1W。
放电线圈实际上就是磁电式的电压互感器。
早期的时候确实是用电压互感器作放电线圈的。
而现时很多补偿装置的电压取样就是从放电线圈的二次端来的。
三、10法拉电容放电电流多大?
电容上的电量为5.5库伦,放电时间一般是400微秒(μs)=0.0004秒(s)左右,则放电电流理论计算是13700A,实际没那么多,还要考虑电容内阻和回路电阻,放电时间会延长
四、关于电容,放电电流的问题?
电容充满电荷后向负载电阻放电,初始电流是最大值:i0=U/R随后电流按指数规律下降:i(t)=i0*e^(-t/τ)τ称为时间常数,τ=R*C,τ越大,放电持续时间越长。450V/20000uF电容充满电荷的能量不可小觑,直接短路电容器的正负极,接触电阻极小,放电电流极大,电能瞬间释放,一道闪光,一声霹雳,使人胆战心惊!除非正规的试验,不可轻易尝试!
五、电容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怎么计算?
电阻乘以电容就是时间,即:我们把RC叫做时间常数τ。对于放电电路,我们有:。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看看t与τ的关系:当t=τ时,;当t=2τ时,;当t=3τ时,;当t=4τ时,;当t=5τ时,。对于充电回路,则刚好反过来:当t=τ时,;当t=2τ时,;当t=3τ时,;当t=4τ时,;当t=5τ时,。由此可见,让时间大于5τ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到了5τ,不管是电容的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几乎已经完成了。也因此,我们一般认为电容在3τ到5τ充放电过程就结束了。纠正题主的标题:“
RC充放电电路的上升下降时间为什么不定为0%到100%?”
。注意:不是时间的上升和下降到0%和100%,而是电压到0%Um和100%Um
。可见题主的标题有概念性错误。六、超级电容放电电流一般为多大?
超级电容规格不一样充放电电流不一样。 具体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咨询厂家进行选型意见。 超级电容有较好的功率特性,也就是充放电电流可以很大,当然也可以很小。 针对上千法拉的产品,厂家充放电测试以及老化工作大都以100A进行。
七、10000伏200uf电容放电电流多大?
这个电流和回路电阻有关系的,就算将电容直接短接,电阻也不为0。
实际的电容器会存在寄生电阻。一个理想电容与一个电阻组成一个回路的话,假设初始电压为U,电容为C,电阻为R,那么回路的电流I= U *(e^( - t / (R*C) ) )/R。这是个一阶电路,从公式中可以看出,I在0时刻最大,为U/R。所以说你说的这个问题不完善,不可能存在电阻为0的情况,就像开始所说的,即使直接短接,还有寄生电阻存在,将寄生电阻代进去就可以计算了。八、电容放电多少电流?
额定电流:一般为放电线圈额定容量1.7MVAR或3.4MVAR等,放电时间: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放电线圈应在5S内将电容器组的剩余电压降到50V以下。
放电线圈的出线端并联连接于电容器组的两个出线端,正常运行时承受电容器组的电压,其二次绕组反映一次变比,精度通常为50VA/0.5级,能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放电线圈适用于66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 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值.带有二次线圈,可供线路监控.在电容器停电时,放电线圈作为一个放电负荷,会快速泄放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荷,以满足电容器5min内5次自动投切的需要。
标准要求退出的电容器在5秒钟之内其端电压要小于50V
九、电容放电电流计算?
设放电电路的电阻为R,则最大放电电流Im=U/R开始电流最大,并呈指数规律衰减。放电公式是i=(U。/R)e^(-t/RC)其中R为线路放电电阻,U。为电容初始电压。
随电容的放电,电容电压下降,放电电流i=Uc/R也随电压下降,电流减小则电容放出电荷的速度减小,Uc下降速度变慢,因而Uc和i都是一条下降速度越来越缓的曲线。
十、电容瞬间放电电流多大?
法拉电容自身也有内阻,虽然内阻很小,但要求瞬间放电的话必须考虑内阻这块,一般5.5V1F法拉电容内阻在400毫欧姆左右,从而可以得出瞬间放电最大电流为6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