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饱和电流的公式?

一、关于饱和电流的公式?

磁感应强度B是垂直于单位面积的磁力线的数量;磁通Φ是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的乘积,即Φ=BS,B=Φ/S,而磁链Ψ是导电线圈或电流回路所链环的总磁通量,即Ψ=NΦ=LI,Φ=LI/N,代入B=Φ/S=LI/N/S,N匝数,S面积都是不变的,磁饱和后B也是不变,那电流再增加的话,L就要减小,知道没有感值,相当于一导线,即失去电感作用。或,磁导率u=B/H,B=LI/N/S,H=NIK(N匝数,I电流,K系数),那u=LI/N/S/NIK,L=uN^2SK,匝数N不变,面积S不变,系数K不变,而磁导率u会随电流增大而较小,当饱和时磁导率u趋近于1,再增加,那磁导率u趋近于0,从公式看,电感是与磁导率正比的,即电流一直增加,电感值也趋近于0,没有感值,失去电感作用。

二、mos管速度饱和电流公式?

直接用电路分析法就可求得:(用滤波器公式当然更快)

先求出传递函数,可以用节点电压法:

设C1上端的节点电压为U1,运放同相端电压为U+,反相端电压为U-,则:

u1(1/R1+jwC1+SC2/(1+jwR3C2)+1/R3)-ui/R1-U0/R3=0 (1)

u+=u1*R3/(R3+1/SC2) =u1*jwT32/(jwT32+1) (2)

式中,w=2*3.14*f 是角频率

T32=R3*C2 是同相端时间常数

u-=u0*R/(Rf+R) (3)

设运放放大倍数是无穷大,则有

u+=u-

即(2)=(3)

u1*jwT32/(jwT32+1)=u0*R/(Rf+R)

u1=u0*K(jwT32+1) /jwT32 (4)

式中,令:K=R/(R+Rf) 为负反馈系数

(4)代入(1)

u0*K(jwT32+1) /(jwT32 )*(1/R1+jwC1+jwC2(1+T32)+1/R3)-ui/R1-U0/R3=0

u0*[K(jwT32+1) /(jwT32 )*(R3+jw(C1+C2)R1R3+R1)-R1]=uiR3

u0*[K(jwT32+1) *(R3+jw(C1+C2)R1R3+R1)-R1jwT32 ]=ui*R3jwT32

整理一下写为:

u0*[(jw)^2+ B*jw+C)=ui*R3jwT32

2. 由传递函数转折频率 fL,fH,得出系数T,q

根据 u0*[(*jw)^2+ B*jw+C]=ui*R3jwT32

令特征多项式 (jw)^2+ B*jw+C)=0

方程的两个根应为:w1= 2*3.14*20MHZ ,

w2=2*3.14* 30MHZ,

对应的转折频率就为20Mhz和30Mhz,即

(W-2*3.14*30M)(W-2*3.14*20M)=0

W^2-2*3.14*50M*W+4*3.14^2*600*M^2=0

B= -2*3.14*50M

C=4*3.14^2*600*M^2

待回方程 u0*[(jw)^2+ B*jw+C)=ui*R3jwT32

即 u0*[K(jwT32+1) *(R3+jw(C1+C2)R1R3+R1)-R1jwT32 ]=ui*R3jwT32

对应系数列出方程,便可的 电阻电容参数。

三、nmos管的饱和电流公式?

MOS管饱和区电流公式是Ids=0.5*u*Cox*W/L*(Vgs-Vth)^2,

晶体管迁移率=晶体管实际迁移数量÷晶体管计划迁移数量

四、临界荷载的公式?

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就是欧拉公式:R+ V- E= 2。

具体情况介绍:

1、压杆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FP=FPcr ),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临界应力。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变形。通常把满足虎克定律规定的区域称弹性变形区。把不满足虎克定律和过程不可逆的区域称塑性变形区。由弹性变形区进入塑性变形区称之为屈服。其转折点称为屈服点。该点处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或临界应力。

五、临界车速推导公式?

圆周运动到最高点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加速度,故有: m*v*v/r=m*g.(m乘以v的平方除以r等于重力mg).整理上式就得到你要证明的式子了。

这个v通常是临界速度,比如汽车过一个拱桥的时候,在最高点时,其速度的极限就是这个值。否则,因为桥不提供支持力,故汽车的向心加速度完全由重力提供。如果速度再快一点,以至于重力不够拉住汽车,则汽车已经飞出去了。就是说离心力过大,飞出去了。所以,这个v是个临界速度。

六、临界晶核数公式?

临界晶核半径:当晶胚的半径r<临界晶胚半径时,晶胚不能成晶核;当晶胚的半径r>临界晶胚半径时,晶胚稳定下来成为晶核;当晶胚的半径r=临界晶胚半径时,晶胚可能成为晶核,也可能消失。可知,过冷度△T增大时,临界晶胚半径减小,所需要的结构起伏小,晶核形成容易。

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降低只能抵偿表面能增加的2/3,另外1/3表面能的增加则需要形核功来提供。形核功由液体中的能量起伏提供。能量起伏是形核的必要条件之三。增大过冷度,临界形核功减小,所需能量起伏小,有利于形核。

形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相内形成的晶核数目。当过冷度≥临界过冷度时,才可能形核。形核率先是随着过冷度增加而增加,超过极大值后,随过冷度增大而减小。金属的凝固倾向极大,一般在达到极大值前,已经凝固完毕。

扩展资料

概念:新相固态晶核优先出现在过冷液体中的某些区域,这种形核方式即为非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曲率)半径与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相等,但非均匀形核的晶核为球冠状,体积小,形核所需结构起伏小,有利于形核。

通常情况下,非均匀形核所需要的形核功小于均匀形核的形核功,形核所需能量起伏小,有利于形核,或可以在低得多的过冷度下形核。

七、临界有效拉力公式?

P'=π2EI/L2 即:Pij等于3.14的平方乘以E 和I 与L的平方之比.

式子中Pij表示临界力 ;E表示弹性模量; I 表示惯性矩

临界力Pij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压杆的材料 :钢柱的Pij比木柱大,因为钢柱的弹性模量E大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矩大

3.压杆长度L :压杆长度大,Pij临界力小,易失稳.

八、气体临界速度公式?

高、中压燃气管道放散时出口流速为临界流速,根据工程热力学计算公式,临界流速为:1 n9 a- x+ f2 Yn—绝热指数,对于多原子气体,n取1.303 E3 k5 |3 S% C6 t1 A  R—气体常数,R=Ro/M,M为分子量  对于空气R=287,天然气R=519.6J/kmo1.k  T1—进口气体温度,K, I" l* Q0 [" w! x. W3 ~  根据上式可知放散过程下的出口流速仅与气体的种类、进口气体温度及气体的绝热指数有关,与放散管截面积无关。

九、黑洞临界质量公式?

黑洞的史瓦西半径Rg=2Gm/c^2=2.96(m/m')

其中m'为太阳质量,m为所求天体的质量。

所以太阳的史瓦西半径为2.96km。

史瓦西半径:一个非旋转的黑洞的临界半径(即视界的半径)

十、临界汽蚀余量公式?

指泵入口处液体所具有的总水头与液体汽化时的压力头之差,单位用米(水柱)标注,用(NPSH)表示,具体分为如下几类:    NPSHa——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越大越不易汽蚀; NPSHr——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汽蚀余量或泵进口动压降,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 NPSHc——临界汽蚀余量,是指对应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蚀余量;    [NPSH]——许用汽蚀余量,是确定泵使用条件用的汽蚀余量,通常取[NPSH]=(1.1~1.5)NPSHc

上一篇:下一篇:狗狗被磨牙棒卡到怎麽办?急急急急急急?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