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测量时,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1.表头灵敏度较低,这样制作出来的万用表内阻就较低,如果万用表直流当内阻达不到10000欧姆/伏的话,测量是就会出现误差,而且使用的档位越低误差就会越大。
2.万用表使用的电阻必须是误差1%的金属膜电阻,由于它们大多都不是整数(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市场上也买不到,所以制作时需要挑选。也可以用稍微小一点的电阻用小刀刮到需要的阻值。刮后的电阻要用油漆封闭。
3.万用表内的分流器(电流档的电阻串)一定要计算准确!如果这里出现误差后面就很难计算了。
4.交流电压档由于整流管是非线性原件,所以交流低压当(例如交流10V档)可能不能和交流100V同时使用同一个刻度,否则也会有误差。
二、为什么说互感器不适用于变频器的电压、电流测量?
顾名思义,变频器的频率是可变的,换句话说,变频后的频率不是稳定在工频(50Hz)上。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交频50Hz电磁感应,从原边耦合到副边来取得预期的电压或电流。如果让这些互感器工作在偏离50Hz的频率上,其输出的值也会偏离其额定参数。所以电压或电流互感器只能工作在50Hz的回路中,而不适用于变频器的电压、电流测量。
三、测量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因此有电流必须要有电压。
相反,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例如一节电池放置在地上,电池的正负极存在电压,但却没有电流;又如一根导体棒在没有回路的情况下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压却没有感应电流。
因此引入了电阻的概念,也有了电流的决定式I=U/R,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不能只看一个。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根据欧姆定律,I=U/R,如果没有电阻R,电压U与电流I也就没有了意义,电路中如果没有用电器,
就没有回路,虽然有电压,但电流不存在,用电器就是电阻。
四、adc测量电压还是电流?
万用表adc是测量小型晶体三极管用的,一般是测β等晶体管参数。
五、电压表怎么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际上万用表测量电流就是用测量电流在已知电阻上的电压的方法。如果电路中的电阻R为已知,那么根据测得的电压U,就可以知道电流I=U/R.为了尽量降低测量电阻R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R要尽可能的小。
测量电压就比较简单了只要被测电压在电压表量程以内就可以直接测量了。
六、静态电流电压怎么测量?
这要看电路结构才能确定,除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跟随器)外一般都不在发射极测,因一般都是发射结正偏,控制发射结电流(也即控制基极电压)来达到控制管子的静态电流,你在管子的发射极上无论串电阻或是电流表,都会影响正常的静态电流,一般集电极都串有电阻,测电压换算还是串电流表都行。
七、测量电压电流的原理?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微安表)做表头。
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所以,必须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数字万用表的测量过程由转换电路将被测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再由模/数(A/D)转换器将电压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然后通过计数器计数,把测量结果用数字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
八、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一所测量仪表不同,测电流用电流表,测电压应用电压表。
二测量仪表与电路连接方法不同,测量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测量电压与被测电路并联。
三读数单位不同,测电流单位是,国际制是安,常用的有毫安,千安等,。测电压单位是,国际制是伏,常用的有毫伏,千伏等。
九、测量电流时电流表为什么要与负载串联,测量电压时电压?
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负载串联,因为电流表的阻抗很小与负载串联,电路中流过的才是同样大小的电流,才能反映负载回路的真实电流。
电压表是高阻抗负载,与电路并联才能分到电路的绝大部分电压,也就反映了回路的真实电压
十、如何测量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
要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交流量的相位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但是记录电网内不同地点同一时刻的相位值,可以计算出相对相位,这个值加上电压,电流的值,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的意义,因此PMU都具备GPS对时功能,用来同步时间。
PMU不会随便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的,南网规定的安装地点如下:
其不光测量相位,还有三相基波电压,三相基波电流以及频率测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