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脉冲数变为负?

一、伺服电机脉冲数变为负?

是因为伺服驱动器设定的是单脉冲导致的,可以设定成双脉冲

二、伺服电机怎样确定脉冲数?

由伺服驱动器的电子齿轮设置决定的,例如,编码器是10000pps,电子齿轮比设为1,则电机一圈需要10000PPS。若设为2,则电机一圈需5000PPS。简单说就是,10000=(电子齿轮比)*(PLC发的脉冲数)。

而伺服电机上的编码器精度是固定的,比如伺服电机转一圈,编码器10000个脉冲,可以改变驱动器上的电子齿轮比改变控制精度。

三、伺服脉冲单位脉冲数怎么设置?

伺服电机每转圈,编码器反馈AB脉冲若为8000个,一般工业用为每转2500个的编码器,经过4倍频到达10000,这就是常说的调速比到达1:10000。

位置控制即脉冲控制,比如你给定250KHz时伺服电机是1500rpm,则每转需要给定250/25=10K即10000个脉冲,每个脉冲走1/10000步。如果编码器分辨率也是10000,250K这个频率即伺服的最大给定频率

四、安川伺服电机的脉冲数?

第一,你的伺服上的编码器分辨率是多少?就是多少线一转?

第二,你的齿轮比确定设置成4/1吗?

第三,计算一转多少个脉冲的方式, 编码器分辨率/4;

第四,调节系统增益;

第五,查看伺服实际收到的脉冲数是多少个。

第六,查看编码器反馈给伺服的脉冲是多少个。

五、汇川触摸屏如何显示伺服故障?

汇川触摸屏可以通过显示错误代码或故障信息来显示伺服故障。当伺服发生故障时,触摸屏会显示相应的错误代码或故障信息,例如电机过载、通信故障、电源故障等。

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信息来判断和解决伺服故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汇川触摸屏还可以提供故障诊断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和解决伺服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伺服电机走多少距离,怎么在触摸屏上显示出来,触摸屏上要显示距离,而不是脉冲数。不通过触摸屏比例转换?

距离有刚对位置和绝对位置,你应该是绝对位置吧,脉冲数乘以脉冲当量就是位置,保存在一个寄存器上,在plc换算,直接让触摸屏读就是了,如果是运动控制器一般都有寄存器实时位置显示,直接读取就好了

七、伺服脉冲数怎么换算成毫米距离?

回答如下:伺服脉冲数与毫米距离之间的换算取决于伺服驱动器的分辨率。一般来说,伺服驱动器的分辨率指的是驱动器在一个旋转周期内所能发出的脉冲数。

假设伺服驱动器的分辨率为1000脉冲/转,且机械装置的传动比为1:1,则伺服驱动器每发出1000个脉冲,机械装置就会转动一周,对应的线性距离为机械装置的周长。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机械装置的周长,就可以将伺服驱动器的脉冲数换算成相应的线性距离。

例如,若机械装置的周长为100毫米,则1000个脉冲对应的线性距离为100毫米。如果伺服驱动器发出2000个脉冲,则对应的线性距离为200毫米,以此类推。

八、触摸屏上怎样显示伺服电机的坐标?

触摸屏上显示伺服电机的坐标需要先将伺服电机的信号传输到触摸屏的数据采集器,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程序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触摸屏可以识别的坐标点。

最终,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上的图形界面直接查看伺服电机的实时坐标信息。

九、伺服脉冲数与距离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脉冲计算公式与驱动脉冲数

1、如果认为“脉冲当量”的脉冲,是电机输入的驱动脉冲,也就是与伺服步进的一个步距相对应的脉冲;

2、那么脉冲当量,就是伺服电机每输入一个驱动脉冲,转过一个步距,工件平移的距离;

3、脉冲当量的计算方法:

1)减速比=伺服的转数/丝杠的转数;

2)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丝杠的转数;

3)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伺服的转数/减速比

4)伺服的转数=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5)工件平移的距离/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6)脉冲当量= 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4、驱动脉冲数是多少?

1)驱动脉冲数=伺服转数×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2)电子齿轮比=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

3)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电子齿轮比;

4)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电子齿轮比;

5)脉冲当量=工件平移的距离/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电子齿轮比)

5、“脉冲当量=螺距/ (传动比 X 编码器解析度 X 电子齿轮比”是错误的:

1)脉冲当量与编码器的解析度无关;

2)脉冲当量只与丝杠的螺距、减速比、电子齿轮比、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有关!

3)举例说,伺服的极对数不同,“当量”会不同的!

4)按照笨鸟的说法,当量与伺服没有关系的!

5)编码器的脉冲对控制脉冲只是个反馈的关系,与“当量”没有关系!

十、伺服每转脉冲数计算公式?

脉冲速度计算公式

1:减速比=伺服的转数/丝杠的转数;

2: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丝杠的转数;

3;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伺服的转数/减速比

4:伺服的转数=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5:工件平移的距离/

6:脉冲当量= 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是多少,

1:驱动脉冲数=伺服转数×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2:电子齿轮比=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

3: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电子齿轮比;

4: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电子齿轮比

上一篇:下一篇:uss通讯协议和modbus通讯协议区别?
下一篇:上一篇:返回栏目